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237  41245  41251  41255  41261  41263  41267  41273  41275  41281  41287  41291  41293  41297  41303  41305  41311  41315  41317  41321  41323  41327  41329  41331  41332  41333  41335  41336  41337  41339  41341  41345  41347  41351  41353  41357  41363  41365  41371  41375  41377  41381  41387  41393  41395  41401  41405  41407  41413  41417  41423  41431  447348 

1.节能减排关系人类的生存环境,请从我做起。下列措施不属于“节能减排”的是

A.及时关灯、关空调、关水龙头,节水、节电

B.使用天然气热水器取代电热水器

C.自2008年6月1日起,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试题详情

27.答案:(1)A,因为中和等量的的用量少(质量比为53∶84)。

(2)B,因为产生等量的时,的用量少(质量比为84∶106),且产生的速率大。

(3)A,因为碱性强,洗涤效果好。

(4)B,因为适量中和部分胃酸,若用苏打碱性太强,有腐蚀性,不利于人的健康。

解析:本题紧扣本节重点,纯碱和小苏打性质联系用途,由课本演示实验可知:,等量酸耗苏打的质量相对小;产生等量时耗小苏打少;而做洗涤剂和中和胃酸均利用其碱性,前者当然碱性强,洗涤效果好,但碱性太强不利于健康。

试题详情

26.答案:(1)

   (2)①,         ②

,   ④

(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本题属于根据图示转化关系进行物质判断的测试题,该题以第一步转化“A→B”、“A→C”为突破口,即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因条件不同(点燃与常温)而产物不同,根据目前所学,很容易想到金属钠,由此推出B为,C为。然后顺其性质往下推,由框图可知A、B、C 3种物质均可转化为D,不难判断D为。最后根据B、C、D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E,推出E为

试题详情

25.答案:①水浴加热  ②使反应充分进行 (或使NaHCO3晶体充分析出)  ③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④NaCl  ⑤NH3 + CO2 + H2O + NaClNH4Cl + NaHCO3↓或NH3 + CO2 + H2ONH4HCO3 ;NH4HCO3 + NaClNaHCO3↓+ NH4Cl  ⑥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过量稀硝酸,再滴加过量硝酸银,观察最终是否有沉淀  ⑦NH3

解析:本题以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和溶解性表为载体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1)①由题意知,大于35℃时NH4HCO3分解,若低于30℃反应速率降低,要控制此温度范围应用水浴加热。②保温30分钟时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NaHCO3的产率。③由表可知,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在在30℃-35℃时NaHCO3的溶解度最小。④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NaHCO3、NaCl、NH4Cl、NH4HCO3,可以加HCl使之全部生成NaCl。

试题详情

24.答案:(1)防止Na2O2受潮。(2)X是浓硫酸,其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水。Y是CO2的饱和溶液(或水)  (3)二氧化碳只有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4)除去混在氧气中的过量二氧化碳。 (5)B、E 

解析:实验的目的: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在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实验甲是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故在实验以前应干燥CO2气体,试剂X是浓硫酸。实验乙是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应使二氧化碳变成潮湿的二氧化碳,试剂Y是CO2的饱和溶液(或水)。为了确保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制备CO2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稀硫酸,因盐酸、稀硝酸有挥发性,而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故选用小苏打。

试题详情

23.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  饱和NaHCO3  除CO2中的HCl 

C  Na2O2粉末  反应物 

D  NaOH溶液    除去未反应的C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检验木条能否复燃。

解析:要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必须验证实验产物是O2,故实验目的就是验证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仪器中的A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B、D是除杂装置,C是反应装置,E是尾气处理与收集装置。本实验可能存在的杂质气体有:HCl和水,但由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离子反应,故水不必除去。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应是验证实验产物是O2。为检验生成的O2应将试管F从水槽中取出,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管口进行检验,但是取出F前,应将装置A中的反应停止。

试题详情

22.答案:(1)A:碳(或C)  C:钠(或Na);(2)Na2CO3+2HCl2NaCl+H2O+CO2

(3)2CO2+2Na2O22Na2CO3+O2;(4)Na2O2+S2-+2H2O4OH-+S↓+2Na+

解析: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F是钠的化合物,而F是单质B、C化合而成,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故C为金属钠;G是单质C、D化合而成,原子个数比为D∶ C=1∶2,且原子序数D>C,故D为硫;B为组成空气的成分,最容易想到的是O2,如B为O2,E也为组成空气的成分,E只能是CO2,A即为碳。F是Na2O2还是Na2O?联系:F+E=H+B,故F是Na2O2,H是Na2CO3

试题详情

21.答案:(1)按住橡皮塞,将大头针向上拔出。(2)钠在煤油的表面与水和煤油接触的界面之间上下沉浮,并不断减少直至消失;同时有气泡产生。(3)长;①钾的密度比钠小;②产生少量气体即可使钾上浮进入煤油中(每次反应的量少);③钾的密度与煤油接近,在煤油中滞留时间长。

解析:从图可见,钠被大头针固定在煤油中,而钠的密度比煤油大,重力的作用可使钠在失去固定后下落;反应开始后,钠将落在煤油和水[ρ(钠) <ρ(水)]的界面上,有气泡产生,使钠块上浮,当附着在钠块表面的氢气逸出后,钠块又下沉到水和煤油的界面上,又发生反应,重复发生上述现象直至钠块反应耗尽逐渐消失。

试题详情

20.答案:2Na2O2+2C02==2Na2CO2+O2(2分),  2Na2O2+2H20==4NaOH+O2。 

 补充适量的水蒸气    消耗等质量的C02,KO2释放出的O2比Na202更多

解析:过氧化钠可与飞船座舱内的CO2和水蒸气反应:

   2Na2O2+2C02==2Na2CO2+O2,  2Na2O2+2H20==4NaOH+O2

由于人呼出的CO2的质量远大于水蒸气的质量,故先考虑CO2与Na202反应生成O2,由方程式计算知,宇航员呼出1.0kgC02与Na2O2反应,产生的O2为0.36kg,小于宇航员需要消耗的0.9kg氧气,故需通过补充水蒸气,既用于补充所需的氧气,又能维持空气成分的稳定。KO2与CO2的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02,可以计算1.0kgCO2与K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1.1kg,可见释放的O2更多

试题详情

19.答案:A、D

解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有,气体X通过足量的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气体全部消失),说明X由组成,原粉末中至少有一种一定存在。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但受热分解会使混合物粉末质量减少,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都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综上分析,混合物中有,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