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曾用泰戈尔的诗句“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来形容华人华侨、留学生同祖国的关系,最后他又引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结,这表达了温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写序号即可)(2分)
(1)上周,体育老师已经把学生要求开放足球场的意见 (A.反映 B.反应)给了校长。
(2)近日,我市启动“知荣明耻,文明出行”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具体措施之一,执勤民警见到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A.必须 B.必需)当场纠正。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4分)
(1)束手无策( ) (2)爱不释手( )
(3)鞭长莫及( ) (4)胸中有丘壑( )
1.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如果你的真诚和善良如一,我们的报答将要把你juàn( )顾。
(2)这时它(小针鼹)仍然每隔7天左右回到口袋中去吮( )吸乳汁。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ín xún( )(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以“我听来的一个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叙述清楚事件的要素,内容完整。500字以上。
(二)
壮士情怀
探险家终于倒在了罗布泊。正如他预言的,倒下时面对着东方,面对着上海。
此时此刻,我正在听他的一个录音,那是一个月前他与上海大学生的谈话。他分明在说:欧洲近代的发展,与一大批探险家分不开,他们发现了大量被中世纪埋没的文明。在中国,则汉有张骞,唐有玄奘……现在,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是阿根廷的托马斯先生,而他已经年老。中国人应该超过这个纪录,这个任务由我来完成。……走在有的路段,每分钟都可能死亡,但死亡不算什么,8年前的我早已死亡,走了8年,倒是从无知走向--从浮躁走向--从浅薄走向--。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因此,在那远天之下,有我迟早要去的地方……
--听着这些语言我十分惊讶,一个长年孤独地跋涉在荒漠野岭间的灵魂,怎么会驮载着这般见识、这般情怀!他究竟应该算是什么样的人呢?
大地自有公论。据我所知,他早已获得了一个尊称。不管在哪儿,他听到最多的声音是:“请停一停,壮士!”直到沙丘上那块纪念木牌,仍然毫不犹豫地重复了这个古老的称呼:壮士。
壮士,能被素昧平生的远近同胞齐声呼喊的壮士,久违矣。
与一般的成功者不同,壮士绝不急功近利,而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以街市间的惯性眼光去看,他们的行为很不符合普通生活的逻辑常规,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以一种强烈的稀有方式提醒着人类超越寻常、体验生命、回归本真。奥运健儿的极限性拼搏也是一种提醒,而始终无视生死边界的探险壮士则更是提醒我们作为一个人有可能达到的从肢体到心灵的双重强健,强健到超尘脱俗,强健到无牵无挂,强健到无愧于缈缈祖先,茫茫山川。壮士不必多,也不会多,他们无意叫人追随,却总是让人震动。正如电视上那位新疆女司机说的:看着这个上海人的背影,心想,以前自己遇到的困难都不能叫困难了。
但是,“这个上海人”也有一点小小的苦恼:“一路上很多人都不相信我是上海人,甚至硬要我说一句上海话作为测试,因为上海话很难冒充。”--为此,上海人很难说什么,大家只记得纪录片里他与上海电视台的记者告别,彼此用的是上海话。余音刚刚散尽,背影已飘浮进沙海,不再回归。
好在探险家留下了许多作品,他的身影,他的目光,他的发现,他的惊喜,他急于要把眼前的罕见景象留下来呈示给人们的热忱,都能在这些作品中找到。这是一个寂寞者寄给喧闹世界的一份厚礼,这是一个远行者交给自己家乡的一笔遗产,当然,这也是今天的探险家远比张骞、玄奘们幸运的地方,是壮士的另一种回归。不久前当他的摄影作品在上海展出的时候,展览馆中曾出现过空前的轰动,成千上万的上海人摩肩接踵,瞻仰着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同乡人遗留在遥远异乡的风采,这个热闹景象实在让人欣慰。本文前部分文字,曾作为那个展览的序言刊出,现在他的遗著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且略加数语,移作该书序言,再一次表达我对探险家的景仰。
16.在此篇序言中,余秋雨先生除了介绍成书的作者及作品的有关情况,还表达了自己对探险家 的感情。
17.文章的开头“倒下时面对着东方,面对着上海”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 )
A、狐死首丘 B、狐假虎威 C、狡兔三窟 D、兔死狗烹
18.第2段摘用探险家与大学生谈话录音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表现探险家 。
19.第2段空格处依次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尚 稳重 充实
B.充实 高尚 稳重
C.充实 稳重 高尚
D.稳重 高尚 充实
20.第6段写探险家的精神追求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启示是: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1.文章许多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两组对比的句子。(或找出对比的双方)
①
②
22.作者把探险家称作“壮士”,原因是:(请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A、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信念。
B、能够无视生死世界,把生命置之度外。
C、能够抛开繁华长期忍受孤独,将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精神追求。
D.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当作遗产交给家乡,并引起轰动。
9.下面一段话中四个空白处应填人的诗句分别是( )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 ⑴ 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丢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 ⑵ 的风雪酷寒;这里有 ⑶ 的慷慨悲壮,有 ⑷ 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慨……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C、“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F.“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8.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此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7.学习了《包拯》《董宣执法》《岳飞》三篇文章,你认为这些古代名人的哪些行为、品质是值得肯定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