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4440  414448  414454  414458  414464  414466  414470  414476  414478  414484  414490  414494  414496  414500  414506  414508  414514  414518  414520  414524  414526  414530  414532  414534  414535  414536  414538  414539  414540  414542  414544  414548  414550  414554  414556  414560  414566  414568  414574  414578  414580  414584  414590  414596  414598  414604  414608  414610  414616  414620  414626  414634  447348 

14.细读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细野正文生命中的“幸”与“不幸”各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2.在对选文的学习过程中,同学甲与同学乙就选文的层次安排发生了争论。同学甲认为选段④应放在选段③的前面;同学乙则认为选段的顺序安排较妥当,两人各执理由,你同意谁呢?说出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从一场巨大的灾难中侥幸逃生,当他历经千辛万苦,辗转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和故乡时,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不是亲人、朋友灿烂的笑容和热烈的拥抱,而是一张张愤怒的脸和一场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巨轮在它的首航途中撞上了冰山,巨轮沉没前船长决定将有限的求生机会留给妇女、儿童,也就是说大船上的男人们只能绅士般地等待死神的降临。在那绝望的时刻,一名日本籍男乘客,名叫细野正文,冒着被水手们枪击的危险,想方设法爬上载满妇女、儿童的救生船,混迹在一群妇孺羸弱者之中,捡回了一条性命。

可他的行为没逃过记者关注的眼睛,他的形象和大名一夜间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他的“事迹”也顺理成章地传到了日本。当他踏上熟悉的土地时,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整个民族的“异类”。先是充满责备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接着他收到了他曾为之尽职尽责的运输厅的解雇信,然后是象征着男人地位的武士身份被取消,最悲惨的是他逃生的事件被编入了日本的教科书,作为反面典型教育下一代!细野正文从此在巨大的耻辱中熬过了他的后半生。

一个令人感情复杂的悲剧!求生是一个人的本能,同情不幸是人类的共性,可一个人的九死一生不仅没有得到众人的同情反而引起群情激愤,的确能引发人们对“生”的深沉思考,细野正文从死亡线上逃生是他生命中的大幸,但不幸的是他的行为违背了特定环境下约定的道德规则,他个人的幸运给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不幸,因为他背回了一个大大的道德污点。于是他成了一个民族的罪人,被生生地钉在了耻辱柱上,只能用自己的余生抵赎一次出自求生本能的道德失足。

对一个从灾难中逃生的人作如此毫不留情的道德谴责和道德惩罚,用有些人的眼光看,也许过于苛刻,也有失厚道,有欠公允,但对于我们来说实在不乏借鉴意义。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屡屡出现的丧失人格、国格,不知廉耻、有违道德的人和事,虽无须让他像细野正文一样生不如死,但让他感受一下细野正文所遭受的“生”的痛苦,也许对匡正世风、正本清源不无裨益!              (--摘自《读者》2005年18期)

试题详情

10.文段②写景很有特点,试结合具体内容选择一点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9.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5.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 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全世界人民敬爱的伟人,请模仿对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评价,为周总理也写一段颁奖词。(3分)

钱学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周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