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4686  414694  414700  414704  414710  414712  414716  414722  414724  414730  414736  414740  414742  414746  414752  414754  414760  414764  414766  414770  414772  414776  414778  414780  414781  414782  414784  414785  414786  414788  414790  414794  414796  414800  414802  414806  414812  414814  414820  414824  414826  414830  414836  414842  414844  414850  414854  414856  414862  414866  414872  414880  447348 

沈复在丛草蚊蚁中看到大千世界,体会想象之趣;思在蝉声阵阵中听出生命意义,得到生活之趣;玛丽居里于破屋陋室中孜孜研究,深味科学之趣;康德在仰望星空时品味深邃,明了深思之趣。聪明的你,在纷繁的生活种种之中,得到了怎样的乐趣呢?请以“之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试题详情

9、默写诗文名句(9分)(每空1分)

①夕阳西下,          

②万籁此都寂,            

          ,志在千里。

④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⑤《童趣》中总领全文的话是             

⑥《钱塘湖春行》中的颔联“                           

借用小鸟的活动写出了春天的活力。

⑦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                     

试题详情

8、口语交际:(2分)

星期天,小林从南坪大街到南滨路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南滨路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里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试题详情

7、运用你所积累的知识,从本册书中选择一篇古诗文,根据示例仿写一个句子,照抄例子不得分。(2分)

每当晨风吹起,琅琅书声中我们开始文字的旅行,一路上,我们与曹操同观沧海,怀抱天地日月;和李白怀远思友,共数杨花点点;                

试题详情

6、下面是一些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学常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山的那边》用诗歌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孩子对外面世界的热烈向往,诗歌中的“大海”象征理想。

B、《行道树》中,作者张晓风采用拟人的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赞美了奉献者崇高的精神。行道树其实就是无私奉献者精神的象征

C、著名作家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从天气、山、水等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得天独厚的美妙景致,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D、《观沧海》是四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辽阔壮丽,表现了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开阔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试题详情

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绿树/村边/合

C孤山寺北/贾/亭西。     D风正/一帆/悬

试题详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到处呈现出硕果累累的景象。

D、虽然已经进入了初中,小学老师的笑容和话语却依然在我耳边回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