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就像是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
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的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花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1.文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
5.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实际上是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作者认为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的“它”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括号内应填的关联词为
( )
A.无论……都 B.不管……才 C.不论……才 D.不论……都
①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 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②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③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 )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 )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解释
糟蹋:________________。
庸碌: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生命像……”开头,写几句话(30-50字),表达你对生命的理解。(文中的比喻和上题中推断的比喻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②“生命又像……”省略了一段话,请联系上下文思考、推断:
(1)“生命又像”什么?生命又像________。
(2)围绕这一比喻可以写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PGN0008B.TXT/PGN>
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