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6.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5.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4.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着落:
慈善:
2.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
4.第②段用这诗句开头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从那个角度写出了风的特点?
第十二课 济南的冬天
3.“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中的“杨柳风”指的是什么?(1分)
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A句:
B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