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5050  415058  415064  415068  415074  415076  415080  415086  415088  415094  415100  415104  415106  415110  415116  415118  415124  415128  415130  415134  415136  415140  415142  415144  415145  415146  415148  415149  415150  415152  415154  415158  415160  415164  415166  415170  415176  415178  415184  415188  415190  415194  415200  415206  415208  415214  415218  415220  415226  415230  415236  415244  447348 

6.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但我确实喜欢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C.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一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

试题详情

4.联系语境,解释句中带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人不早定,絮叨起来。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好手:能手。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还听到歌吹了。

依稀:好象,仿佛。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试题详情

1.给带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联系语境写出汉字。

(1)归省(   )   行辈(    )  不惮(   )  凫水(   )

(2)kàng(  )奋  huì(  )暗   jī(  )绊    rǒng(   )杂

试题详情

题目  看戏

要求  ①“看戏”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少值得记叙的。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用第一人称写法,表达“看戏”的全过程。

③字体清楚,卷面整洁。

[例文]

看戏

[台湾]  许玫理

其实我看过她也没几次,可是印象却非常深刻。每逢什么节庆,街坊左右的同伴总不忘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地招呼:“‘大姐妹’来啰,大家快去看喔!”对于这种消息我是特别留神的,往往有个风吹草动,就马上挣脱家人的怀抱,提着两只拖板,光着脚,跑得比谁都快。从布置,试麦克风,一直等到开演,谁都比不上我们这群小孩勤恳!到了日落西山,准会有谁的母亲来到戏台前,揪起一个小家伙:“财仔,呷饭啦,看得都憨了!”食指尖一点:“阿英、阿火,你们阿母都在等吃饭,走,统统跟我回去!”我的眼睛哪能离开台上,御猫和锦毛鼠斗得正起劲呢!拖拖拉拉,小孩总拗不过大人;跑回家里,挨顿臭骂,三下两下扒完一碗饭,“嘎吱!嘎吱!”我又回到了戏台下。祝英台的纤指正好戳上了梁山伯的额头:“呆头鹅!”

每次看到她,总是英姿焕发,有时抖着一支炫目的梨花枪,有时舞着寒光闪闪的宝剑,右脚一迈,左手一比,帅帅气气地唱起:“今日我出了人头天,不敢忘当年贫苦时……”一投足,一瞟眼,真真把我给看痴了,就把枝仔冰给溶了一裙子。有一回她演了个薛丁山,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青衣小帽求樊梨花回心转意去了;好不容易走到关外头,偏偏又被挡住了;后来听说樊梨花死了,就哀哀地倚着墙柱子,也不大声嚷嚷,也没捶胸顿足,就只低低地唱:“想当年是我无义负你心,今日千里迢迢来求情,没想到,你竟魂归极乐天,叫我恩怨如何来摆平……”她在台上唱得忘我,倒不知道我在台下看得出神,一脸的湿热,也不晓得是汗,是泪,还是酸梅汁,整个人真是看呆了!

我是每有戏必看,看完了戏必定要精神恍惚好几天。大家都笑我是个小痴子,妈妈还说干脆把我卖给唱戏的算了,大家还有个钱买麦芽膏舔舔。我却也当真,毫不含糊地回答:“好啊,说真的喔!”还打算好,若真要离家,可别忘了那个金发洋娃娃,那几颗蓝色的玻璃珠,还得穿那双白皮鞋,还有……还有才买不久的红绒外套……我还常提醒家人,下次他们再来时,可别忘了去问一声!

看戏的小孩对戏台后面的世界总是好奇,有事没事就爱在周围溜溜,张着眼睛仔细寻找看有没有细缝,可以让我们透视帐幕里的玄机。有一次在换幕时,终于让我扯出了一条小缝。往里头看,打打闹闹的一群小娃儿,几个化好妆的女戏子,跷着腿,啃着指甲,摺了几张报纸在扇凉;一个年纪大些的女人,端着铁盒子,死命地扒饭;一个小女孩玩得起劲,不小心撞上了她,“啪”一声,把小女孩打了一个踉跄,把帐子外的我吓了一跳。我继续搜寻我所找的目标,终于看见了。她坐在一只大木桶上,靠着墙、仰着头睡,敞着的怀里,搂着一个认真吸吮的小娃娃。我瞧见她跷起的脚板,指缝间满是乌黑的泥垢,涂着十根艳红的蔻丹……一个突着一颗大金牙的男人走了过来,猛推她一把:“开始了!”她匆忙将小孩往桶上一放,抓起靴子就将脚板使劲地塞进去。那天,以后的戏我都没看了,没有向谁说一声就独自回家了。回到了家,全家都奇怪了起来,没等他们问一句话,我“哇”一声就先哭了:“我不要卖给唱戏的,我不要卖给唱戏的,呜……”

戏台子搭了又拆,拆了又搭,我始终不再去当观众。当别人吵得锣鼓喧天时,我宁可端碗仙草冰,摇着芭蕉扇,听牛郎织女七夕会的故事。长大后,别人提到我,仍然会说:“就是那个爱看戏的喔!”我总是一笑,却不知怎么的,总会想到她。

[简评]  这篇文章通过“看戏”塑造了一名女艺人的形象,反映了台湾女艺人生活的坎坷与辛酸。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情绪变化为线索,进而表现人物的命运的。开始时,“我”爱看戏,甚至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后来,“我”跑到后台见到的“帐幕里的玄机”。至此,幕前的英豪和幕后受尽凌辱的艺人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后的戏我都没看了”,这表现出“我”的失望和痛苦。至此,我们知道这种表现手法叫反向照应,而不是一般文章采用的首尾回环照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