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2.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但闻黄河流水(但是)
万里赴戎机(奔赴)
B.出郭相扶将(外城)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
C.关山度若飞(度过)
愿驰千里足(奔驰)
D.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愿为市鞍马(集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鞍鞯(jiān) 溅溅(jiān) 啾啾(jiū)
B.红妆(zhuānɡ) 霍霍(huò) 可汗(hán)
C.唧唧(jī) 朔气(shuò) 燕山(yān) 策勋(xūn)
D.胡骑(qí) 金柝(tuò) 赏赐(cì)
18.请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这幅北国雪景图。字数不限。
17.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8.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6.《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