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2.你了解作者吗?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1.测一测你的注音速度。
巅( ) 澎湃( )( ) 狂澜( )
屏障( ) 哺育( ) 九曲连环( )
点拨:意思相近,并突出语文重要性即可。
⑵①“臭”指“臭豆腐”。
②通过双关和对比,突出“臭豆腐”的名声大,气味香,此外还利用矛盾法吸引人的注意力。
点拨:扣住双关作答。
点拨:要求意思对且简洁。
点拨:从前三则材料看人类对待子女的态度,第三则材料是动物,两者作比较即可得出结果。
3.(1)将“季节”改成“地方”,(2)删去“不”。
点拨:(1)句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2)句意表达有误。
点拨:“圆”和“园”易误,“皱”和“邹”易误。
2.淘神:耗费精神。 会打算盘:比喻懂得生活。
点拨:主要解释引申义。
4.示例:(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点拨:注意日常积累。
3.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点拨:注意从写法、立意等方面比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