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7.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归纳回答。
(3)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4).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5)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6.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释义。
4.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3.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A.父异焉 ( )
B.稍稍宾客其父 ( )
C.父利其然也 ( )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E.邑人奇之 ( )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