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5776  415784  415790  415794  415800  415802  415806  415812  415814  415820  415826  415830  415832  415836  415842  415844  415850  415854  415856  415860  415862  415866  415868  415870  415871  415872  415874  415875  415876  415878  415880  415884  415886  415890  415892  415896  415902  415904  415910  415914  415916  415920  415926  415932  415934  415940  415944  415946  415952  415956  415962  415970  447348 

5.解释加点的词。

(1)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晓镜但愁云鬓改(     ) (3)青鸟殷勤为探看(     )

试题详情

4.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试题详情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试题详情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试题详情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_______”,属双关语,暗指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5、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精析:这是一首以男女相思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长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爱情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①②句写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诉说难舍难分的感情和爱情的坚贞。③④句写男主人公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①句抒情用景物作烘托,以花喻美好年华将逝。②句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喻真纯、执著的爱情,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③句转为叙述别后的设想,先说对方,后说自己。写相思之苦。④句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

寄语。寄意青鸟,再写相思。全诗的诗眼是“别亦难”一语,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

试题详情

(二)

                  红花草

也许因为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

红花草,也称紫云英,是一种生伞力很强的草本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 )①得像块红玛瑙,真美。

然而,我对红花草的喜爱,还不单因为她那如火如荼的生命力,更在于她那朴实、崇高的情怀。

数九隆冬,万物萧疏,红花草却冲风冒雪地生长着,她的生命何等蓬勃!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红花草又无意争春,默默无闻的扎根成长,她的品格何等谦逊!暮春将临,落英缤纷,红花草更到了全盛时期;这时,她的花蕊深( )②着醇香,香气弥漫,空气好像( )③进了糖丝,使无数蜜蜂为之颠狂,终日绕着她采蜜。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就从这时开始( )④出那琥珀色的柔光。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泡入水中,变成了好的绿肥,为迎接更大的丰收牺牲自己。

红花草,活着,敢斗残冬,无意争春,一心为美好的生活酿蜜;死时,默默无怨,死得其所,给永恒的土地再添厚肥。是的,红花草不名贵,不浓艳,也难入观赏之林。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11.在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人的词语分别为( )

A.①烤 ②藏 ③掺 ④发

B.①映 ②蕴 ③溶 ④放

C.①煨 ②蕴 ③渗 ④萌

D.①变 ②孕 ③渗 ④萌

12.本文的表现手法是( )

A、拟人 B、象征 C、比喻 D、抒情

13.本文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出其中两种,并摘引文章原句。

14.本段文字中的第四段是以          为顺序来安排层次结构的。

15.“托物言志”是本文的另一特色,作者所托之物是红花,其所言之志是什么?在下述四项中,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不畏严寒、冲风冒雪的蓬勃生命。

B.带霜缀露、香气弥漫的天生丽质。

C.朴质无华、乐于牺牲的崇高风格。

D.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

16、文章最后说“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这里所说的崇高人格具有怎样的美德?

《望天树》答案

1.略 2.依次是:端详、沉寂、喂养 3.略 4.略 5.望天树坚强、执著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意近即可) 6.略 7.望天树顽强地长成大树,受人尊敬。 8.望天树根扎得深;目的明确;心胸宽阔 9.“你的树干蹿过山梁,伸向天外”“云彩搭在你的肩头” 10.都是起强调作用。 11.C 12.A 13.第一种:拟人,“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第二种:比喻,“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煨得像块红玛瑙”。 14.时间 15.B 16.无私奉献的精神。(意近即可)

试题详情

(一)

你长得多么高、多么直啊,望着你昂扬向上的树身,谁都会觉得,你的树冠,一定是瞄着当顶的太阳长成的。在你铁褐色的树皮上,皱裂的纹路也是直的;一头指向天空,一头扎进大地。在你的长成过程中,简直看不到委屈留下的痕迹。你深深懂得,心里的委屈郁积得多了,它会挽成疙瘩,扭弯树身呀!这么一来,你挨近蓝天的时间也耽搁了。

你的树干蹿过山梁,伸向天外。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山地上的野葵花们,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不过,蓝天是知道的,因为,只有你的树梢,能够听见蓝天和太阳的对话,听见云彩擦拭星球的声音。

进到大森林,人们拜见你的时候,都得仰起头来。你是地球上最高的树,名字就叫:

望--天--树!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8.结合文段内容,想象一下望天树长得又高又直的原因。

9.请从选文第二段中找出描写望天树长得高、长得快的句子。

10.文章最后一句话中“望--天--树!”为何要另起一段并且中间加破折号?

试题详情

5.从望天树的身上你受到什么启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