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某同学为监察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高 考 资 源 网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9.下列实验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的是 高 考 资 源 网 ( )
A.用品红试纸检验SO2 B.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C.用红色石蕊纸检验NH3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值
8.根据以下事实得出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高 考 资 源 网 ( )
A.HA的酸性比HB的强,则HA溶液的 pH一定比HB溶液的小
B.A+和B-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原子的核电荷数比B原子的大
C.同温下 ,A盐溶解度比B盐大,则A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B盐溶液的大
D.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的多,则A单质的还原性比B单质的强
7.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mL 同浓度盐酸溶液,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丙 |
合金质量/mg |
510 |
770 |
918 |
气体体积/mL |
560 |
672 |
67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 考 资 源 网 ( )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
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
6.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AG=lg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何温度下,水的AG等于0 ②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③常温下,0.1mol·盐酸的AG=12 ④25℃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
A.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B.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
C.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CO2↑+H2O
D.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OH- = AlO2-+2H2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2.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B.磷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得蓝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铂丝沾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1.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在通风橱中制取氯气时可不必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B.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实验
C.用反应:2CH2=CH2+O2eq \o(\s\up 2(Ag--→2制备环氧乙烷
D.用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制备硫酸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