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5966  415974  415980  415984  415990  415992  415996  416002  416004  416010  416016  416020  416022  416026  416032  416034  416040  416044  416046  416050  416052  416056  416058  416060  416061  416062  416064  416065  416066  416068  416070  416074  416076  416080  416082  416086  416092  416094  416100  416104  416106  416110  416116  416122  416124  416130  416134  416136  416142  416146  416152  416160  447348 

19. 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文章题目是“走出地平线”而文中却说“把地平线还给孩子”,这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8. 第八段中“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见地平线的”一句话应如何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7. 第四段中,“再往深处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试题详情

走出地平线

贾宝泉

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圃环绕着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圃本是重合着的。孩童的时候,看见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了。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妁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钓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于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见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也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就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是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雨天气中就不是;孩子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在视力正常人眼里是地干线的地方,在视力不正常者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干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予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展,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的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为中心,即使你的身躯很魁伟,看到的也仍然是一个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的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不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一处都是地干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前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叶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感谢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干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

16. 文中标有(A)(B)序号的两处“地平线”的含义分别是:(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5. 对乌龟取胜的原因,父亲认为是_____________;而保罗则认为是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4. 结合上下文理解,“似听非听”、“默不作声”表明保罗对父亲反复唠叨的故事持一种什么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3. 第五自然段中,父亲说“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2. 第四自然段“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中的“一阵”能否改马“一眼”?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1. 父亲认为保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的教益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