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6902  416910  416916  416920  416926  416928  416932  416938  416940  416946  416952  416956  416958  416962  416968  416970  416976  416980  416982  416986  416988  416992  416994  416996  416997  416998  417000  417001  417002  417004  417006  417010  417012  417016  417018  417022  417028  417030  417036  417040  417042  417046  417052  417058  417060  417066  417070  417072  417078  417082  417088  417096  447348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国作家保尔·柯察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写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集。

D.《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有彻底反抗精神的梁山好汉。

提示:A项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和主角的名字混淆了;B项中把猪八戒和沙僧的经历搞错了;D项中的宋江最后招安,说明他并没有彻底的反抗精神。

答案:C

试题详情

3.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观沧海》中描写秋风骤起、海波惊心动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豪情。

(3)古诗中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来: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2)属于理解性记忆;(3)是开放性记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1)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试题详情

2.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重要文献,同时它又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

B.《戴震难师》的作者是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他是戴震的学生。

C.《乐府诗集》是由宋代郭茂倩编写的,《木兰诗》和《陌上桑》均出自该诗集。

D.曹操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提示: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答案:D

试题详情

1.给加点字注音。

(1)之(   )   (2)缃(   )   (3)(   )   (4)飞其间(   )

提示:注意“绮”不要读成“yǐ”,“漱”不要读成“sù”。

答案:(1)nì  (2)qǐ  (3)zhì  (4)shù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改变句式没有改变原意的是(   )

A.这是伟大的乐章!(改为否定句)这不是伟大的乐章!

B.三百来户都欢天喜地。(改为双重否定句)三百来户没有一户不是欢天喜地的。

C.我不能不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改为否定句)我不能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D.汽车司机、交通民警、乘客……谁没目睹过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改为陈述句)汽车司机、交通民警、乘客……谁也没有目睹过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

提示:A项应改为“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乐章”;C项应改为“我不能让自己对他们的精神不感动”;D项应改为“都目睹过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

答案:B

试题详情

2.“吹面不寒杨柳风”和以下哪个成语所描述的情境最相近(   )

A.春风满面      B.春风化雨      C.春风和畅      D.春寒料峭

提示:A项指人的表情愉快;B项指人的心情舒畅;D项指春天尚未暖和的时候。

答案:C

试题详情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suō)     抖(sǒ)     朗(rùn)     发(jì)

B.亮(liáo)    烟(bó)     酿(yùn)     水(zǎo)

C.清(chéng)    嵌(xiāng)   山(lù)     道(suì)

D.匾(dān)     动(chàn)    隆(qióng)    草(wàn)

提示:A项中“擞”读“sǒu”;B项中“薄”读“báo”;D项中“蔓”读“màn”。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