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相关知识:
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全国人心激愤。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整体感悟]
1、关于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戍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在他的理论影响下,黄遵宪等一大批新派诗人出现了。梁启超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也努力实践新的诗歌理论,他的诗作留存不多,多数创作于流亡日本时期,但是用语通俗自由,敢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入诗,诗风流畅。《爱国歌四章》、《志未酬》等诗感情真挚,语言明白晓畅,是其诗论的较好体现。梁启超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后又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在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与诗歌、小说、戏曲相比,梁启超在散文方面取得的成就要高得多。以他于1896年《时务报》到1906年《新民丛报》十年内发表的一组散文为标志,完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领域的创举--新文体的确立(亦称“新民体”)。梁启超“夙不善桐城派古文”,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还是一位学者,他的《清代学术概论》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袭:依照着做。
欧西人:泛指西方英、法、美等国的人。
恶:表示感叹的助词,这里有反对的意思。
请:副词,表示尊敬对方,相当于“请允许”。
故:连词,表因果关系,所以。
皆:都是。
已经:已经经历。
惟:只。
行乐:这里不是指娱乐,意思是保持乐观。
怯懦:胆怯懦弱。
盛气:富有朝气。
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乳虎:劝虎。
大略:大概。
冤业:罪孽。业,通“孽”。
举国:全国。举,全部。
翘足而待:一抬脚就可以等到。形容时间短,轻易。
吸张:收缩与扩张。
21.文中加点的“口气平和地”几字对表现王总的性格有何作用?
20、歹徒为什么会相信王总?
19.结尾处王总道破事情真相:“窗户根本就没有什么阳台”,前文哪些地方已为此做了铺垫?
18、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刘主任的紧张?
17、“今晚你住在我这儿,我先陪你喝个通宵,明早我派我的保镖送你回去。”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16.第三段中写王总“呼哧呼哧”地喘着说,为什么“呼哧呼哧”?
夜半来客
王总在一家很不起眼的酒店包了间客房,刚走进阴暗的走廊,就闻到了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刘主任跟在他的身后,越发觉得他太小气了。他的房间也很狭小,位于六楼,也就是顶层,真不像是财大气粗的总经理住的地方!
王总够胖,一身的胖肉,浓重的乡土音。虽说普通话讲得还可以,一张口还是听得出35年前从南方带到北方的上海口音。
“住的地方太寒酸了,是吗?”王总扭过头,呼哧呼哧地喘着说,“咱们的买卖不大,可也不能说小,又都是现金交易,不敢太张扬。说实在的,哈尔滨这个点儿连你嫂子都不知道。”王胖子暗自得意地笑着打开房门,站到一边,让刘主任先进屋。
“虽然只是50万现金,也不能大意。今晚你住在我这儿,我先陪你喝个通宵,明早我派我的保镖送你回去。”王总说着关好门、打开灯,灯亮了。刘主任吓蒙了,这辈子还是头一次看到这阵势。屋中央站着一个蒙面男人,手里端着短筒猎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他们。
“你戴着那个夜壶套我也认得出,准他妈的是钱老三的人。”王总到底是干公安的出身,临危不惧,遇事不慌。蒙面人挥舞着短枪。
“少废话,钱藏在哪了?快交出来!”这小子是个公鸭嗓。
王总环顾一下被蒙面人翻了个底朝天的卧室,一人走到沙发跟前,扑通一声坐下去。“这次我可饶不了旅店的管理员。真不是个东西!”他愤愤地说,“一个月,就有两个人从那该死的阳台上爬进我的房间里。”刘主任瞥了一眼屋里惟一的一个窗户,平平常常,窗外是黑洞洞的夜空。
“什么阳台?”蒙面人不解地问,“我他妈是用万能钥匙进来的。我还真不知道有阳台,要不,可省事多了。”
“那不是我屋的阳台。”王总说,“是隔壁房间的。”他向刘主任解释:“这房间原是大套房的一部分。隔壁原是客厅,它的阳台直通到我房下。人可以先溜进隔壁空房,再从阳台爬进我的屋里。上个月就有人进来过。管理员早就答应堵上,可到现在还没办。”
蒙面人瞪了一眼站在离王总不远处的刘主任,用命令的手势挥动着短枪说:“快把钱交出来,少扯没用的!别让我不耐烦。什么声音?谁在敲门?”
刘主任和蒙面人让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吓得一惊。王总抿嘴笑着说:“是刑侦处的张铁牛。我约他来为我保驾的,顺便也聚一聚。”
敲门声持续不断,蒙面人左顾右盼,朝门口退去。
“老弟,你打算怎么办?”王总问,“门没锁,我不开,他也能进来。你知道铁牛的身手。”蒙面人气得双手发抖,快步朝窗口撤去。用背到身后的手打开窗户,一只脚伸到窗外。
“你把他哄走!”他警告,“我藏到阳台上,你把他哄走,否则我就开枪,跟你拼了。我管他钢牛铁牛。”
敲门声渐响,来人提高嗓门儿:“王总!王总!”
蒙面人扭歪着身子,枪口依然对着王总。他腾出一只手抓住窗框,撑住身体,重心转移到一条腿上,抬起另条腿跨过窗台。
门上的球锁在转动。蒙面人左手一推,放开身子,跳到阳台上,下落时,他发出一声尖叫。
门开了,是旅馆的服务员,一手掐着几瓶啤酒,一手拎个大塑料袋。
“王总,这是您要的酒菜。”他把塑料袋和酒菜放在桌上,打开一瓶啤酒,“您慢用。”他把起子扔下离去。
刘主任脸色苍白、浑身发抖,盯着他的背影。“张、张、张,铁牛呢?”他结结巴巴地问。
“我根本就没约铁牛。”王总口气平和地说,“我只是在楼下要了点儿酒菜。”
“那阳台上那家伙呢?”刘主任问。
“窗户根本就没有什么阳台。我给铁牛打个电话,该给他收尸了。”
15.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王总包的客房条件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