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7596  417604  417610  417614  417620  417622  417626  417632  417634  417640  417646  417650  417652  417656  417662  417664  417670  417674  417676  417680  417682  417686  417688  417690  417691  417692  417694  417695  417696  417698  417700  417704  417706  417710  417712  417716  417722  417724  417730  417734  417736  417740  417746  417752  417754  417760  417764  417766  417772  417776  417782  417790  447348 

29.   应用文改错(5分)

下面是逸夫中学初二(2)班陈军同学要求参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申请书。请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

30.   以《怎样办墙报》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35分)

铜陵市2000---200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详情

如果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养成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注意行款格式的习惯,那么你的作文文面就会逐渐“亮”起来。

25.  给上文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

A  语文教学大纲

B  正确使用标点

C  要注意书写规范

D  让文面“亮”起来

26.   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27.   “文面”指的就是__________,“亮”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2分)

28.   我们在写作中怎样做到“文面美”?(3分)

试题详情

(二)填 空(5分,每小题1分)

5.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

6.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

7.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9.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试题详情

1.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妪(   )  镂空(   )  干涸(   )   烟波浩渺(   )

B  深黯(   )  游弋(    )  新颖(   )   惟妙惟肖(   )

C  倔强(   )  徜徉(    )  魁梧(   )   并行不悖(   )

D  裨益(   )  湛蓝(    )  惬意(   )   坦荡如砥(   )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面面俱到   流连忘返   坦荡如砥   妄自菲薄

B  名副其实   纵横绝荡   真知灼见   实事求是

C  旁逸斜出   重峦叠嶂   傲然耸立   美妙绝纶

D  忍俊不禁   改斜归正   游刃有余   触类旁通

3.对加点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同“又”)   左手倚一衡木(平衡)

B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精巧)    诎右臂支船  (同“屈”)

C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了)    恃才放旷   (依仗)

D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   安然无恙   (病)

4.下面横线处依次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抱着火,烤了一阵,他___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海)咆哮着,___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

(3)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___的感觉。

(4)谁如果要___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A  颤抖   猛烈   闲适   鉴赏

B  哆嗦   强烈   舒适   欣赏

C  哆嗦   猛烈   闲适   鉴赏

D  颤抖   强烈   舒适   欣赏

试题详情

(二)10.主要讲述了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始终没有教师肯留下,一位代课的女大学生为了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了永远的第十一位。

11.“因为各方面条件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开头写“走”与后文女教师的“留”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女教师精神的可贵。

12.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上,背诵女教师第一节课教他们的古诗,以此来挽留女教师。

13.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呢?

14.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以及身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感使代课教师脚步停住了。她选择了留下,并且一留就是二十年。

15.说明女教师为小山村的孩子们奉献了一切,而自己却一贫如洗,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16.新生开学第一课,在小山坡上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作为开学典礼,以示对女教师的纪念。

17.“第十一位”浓缩了这个感人故事的精髓,具有更强烈的震撼力。同时,用数字为题,题目新颖,耐人寻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