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8085  418093  418099  418103  418109  418111  418115  418121  418123  418129  418135  418139  418141  418145  418151  418153  418159  418163  418165  418169  418171  418175  418177  418179  418180  418181  418183  418184  418185  418187  418189  418193  418195  418199  418201  418205  418211  418213  418219  418223  418225  418229  418235  418241  418243  418249  418253  418255  418261  418265  418271  418279  447348 

7、   课文理解

(1)“说”是古代的一种     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很讲究文采。本文通篇用的是        的写法。

(2)《马说》一文的中心句是:                

(3)本文以“千里马”比喻         ,以“伯乐”比喻        ,以“食马者(奴隶人)”比喻                 

(4)本文的主旨是借千里马被埋没揭露                的现象,也表达作者        的愤懑。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原句回答)                   。根本原因是(原句回答)                          

(6)作者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写作方法是         

试题详情

6、  课文默写

世有伯乐,                                  

                                         

马之千里者,                                  

                                         

策之                                     

                                          

试题详情

5、  译句

(1)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    不以千里称也。

(3)    才美不外见。

(4)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试题详情

4、  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河南河阳人,     

     家,是“        ”之首,著有《         》,写出两个以上有关“马”的成语或典故:               

试题详情

3、  解释下列多义词

或:(      )置酒而招之;   一食(      )尽粟一石

食:一(      )或尽粟一石;  (      )之不能尽其材;(      )不饱

虽:故(      )有名马;    (      )有千里之能

其:(      )真不知马也    (      )真无马邪;   

以:不(      )千里称也;   策之不(      )其道

策:(      )之不以其道;   执(      )而临之

之:马(      )千里者;    食(      )不能尽其材

试题详情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奴隶人之手(      )    死(       )     不以千里也(      )

一食(     )或尽粟一石  才美不外(     )    (    )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           (    )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      )

食之不能尽其(     )  鸣之而不能(     )其(     )

执策而(      )之   其真无马(      )

试题详情

1、  给加点字注音

(     )马者    (     )      死(     )     槽(     )

一石(    )    才美不外(    )   真无马(    )

试题详情

        ,我想对你说》  

作文要求:①选择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500字。

试题详情

(一)(14分)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

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

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

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7.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3分)

                                      

8.文中“我”的“良心发现”是指什么?(3分)

                                     

9.文段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3分)

                                     

10.“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段话。(60字左右)。(5分)

                                      

                                      

                                      

(二)十一支康乃馨(14分)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
笔钱给丢了。“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我惊慌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包装
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之后,我们决定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您这儿还缺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电话来订花。不一会儿,我和弟弟都有了满满一筐子待送的鲜花;我们把筐子挂在自行车前,骑着车出发了。
   “能不能向收到鲜花的母亲们要一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位主顾收到我们送去的鲜花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时,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个办法一定行,谁不愿意将幸福与人分享呢?况且我们可以不要小费。”弟弟也说。于是第二位主顾收下鲜花后,我鼓足了勇气说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们,我们就要离开澳大利亚,爸爸带我们回到中国,可是妈妈有事没法走,这是我们跟妈妈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你知道我们多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叫妈妈开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愿地递给我一支漂亮的康乃馨时,我红着脸竟不知道该怎样表示感谢。
   三个钟头内我们跑了大半个堪伯宁,累得气喘吁吁,却异常兴奋。因为每一位接受礼物的母亲,在听我们的解释之后,都乐意只留下十一支康乃馨,而让我们选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费尔德区,格林伍治街,72号……我按着地址按响了门铃。这是最后一位主顾。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披着针织的披肩。一见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谢谢!”她接过花,深深地闻了一下,带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儿子再忙也记得今天这个日子的,我已经有二十七张烫金的收据了。”说着就掏出小费。
   “不。”我说,“我只希望你能允许我在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吗?”
“噢,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老太太显得很惊讶,“可是,你要它做什么呢?”
“送给妈妈。”并说我们已经有十支了,就要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老太太听完我叙述,就从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给我说:“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们的妈妈。”
近傍晚了,我们快乐地回到家,送给妈妈的,也是十一支康乃馨。
11. 十一支康乃馨是怎么得来的?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3分)
                                       
                                      
12.为什么每位收到祝福的母亲都乐意让“我们”选一支最漂亮的康乃馨?(2分)
                                      
13.请你想象一下,当“妈妈”知道这十一支康乃馨的来历后,她会怎么说。(3分)
                                       
                                      
14.文中对“我”和“弟弟”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句子说明。(举出两例即可)(3分)
①(    )描写。例:                             
②(    )描写。例:                             
③(    )描写。例:                             

15.有人说“十一支康乃馨”表达了孩子们对母亲的祝福和爱心,也有人认为它同样表达了母亲们对孩子们的爱。读完了文章之后,你赞同哪一种看法?(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