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8614  418622  418628  418632  418638  418640  418644  418650  418652  418658  418664  418668  418670  418674  418680  418682  418688  418692  418694  418698  418700  418704  418706  418708  418709  418710  418712  418713  418714  418716  418718  418722  418724  418728  418730  418734  418740  418742  418748  418752  418754  418758  418764  418770  418772  418778  418782  418784  418790  418794  418800  418808  447348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善小虫也(         )

  为去其(         )

②人或怜之,去其负(          )

  雾,为轻绡,为玉尘(         )

试题详情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一样的一项(    )

A. 媍蝂者,负小虫也    京中有口技者       

 B. 困剧不止也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C. 又持取如    鸠曰:“何?”         

D. 又上高   蜀中有杜处士,书画

试题详情

媍蝂者,善负小虫也。遇物,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踬仆不能起。人怜之,为去其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至坠地死。

[注解]

①媍蝂(fùbǎn)一种黑颜色的小虫。   ②卬(áng)抬头向上。

③踬仆(zhìpū)跌倒。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行:      ②辄:       ③苟:

④卒:      ⑤或:       ⑥已:

试题详情

4.“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一句的含义是                 

                                   

试题详情

3.当“我”得知母亲是为“我”搭桥而受伤的那一瞬间,“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                                  

试题详情

2.母亲把棉裤交给“我”时,眼圈为什么会变得红肿?

答:                                  

试题详情

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

教室里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

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上取暖,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发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

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头垒起来的,石头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望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的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妈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问。“搬石头搭桥呀。”妹妹说。

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自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爱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

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被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试题详情

7.在作者看来,罗丹对自己“十分亲切、和善”。文中除了“我”和罗丹共用便饭这一材料外,还有一则材料也表现了这一点。这则材料是                。罗丹在这一个多小时内所表现出的一切,深深地感染了作者。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这句话是                              

试题详情

6.文章最后一段“一个人可以如此完全忘记了整个世界”,对此,文中有生动的表现。请作简要分析:                                

作者说,“这一个多小时,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艺术、一切事业成功的奥秘。”联系全文内容,这一“奥秘”指的是                          

试题详情

5.第⑩段中,“如此继续了一刻钟,半小时,一小时……”这句话,如果改为“如此继续了一个多小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