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8633  418641  418647  418651  418657  418659  418663  418669  418671  418677  418683  418687  418689  418693  418699  418701  418707  418711  418713  418717  418719  418723  418725  418727  418728  418729  418731  418732  418733  418735  418737  418741  418743  418747  418749  418753  418759  418761  418767  418771  418773  418777  418783  418789  418791  418797  418801  418803  418809  418813  418819  418827  447348 

11.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B.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

   C.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试题详情

10.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1分)

例句:小店门口挂出的-只绿色的邮箱,使得乡村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9. 巧填春字诗,将括号里含春的词分别填入诗中空格处(共4分)

  (1) 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2)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3)竹外桃花三二枝, 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闹。 --宋祁《玉楼春》

  (春意、春色、春风、春江)

试题详情

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⑴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

⑵《芦花荡》以解放战争为题材,在作家的笔下,芦花荡充满了诗情画意。(     )

⑶为了体现真实性,作者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去虚构情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的“我”就是虚构的,并非指鲁迅本人。(   )

⑷《背影》这篇散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表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十分感人,

字里行间也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深情。(     )

⑸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 “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   

试题详情

7.填空。(3分)

①“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

无法挺得高。”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笔下的______________。

②“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一句出自_____________的《          》,“他”是指 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6.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2分)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    )

②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白色石雕边的浓烈的色彩一抹一抹漫开――孩子们仍不断涌来。  (     )

③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

(     )

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     )

试题详情

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慢条斯理般奔着东南去了。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欲盖弥彰

  D.老人目光如豆,仿佛眼前的景物已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去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