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至“以此自终”
剖析:这部分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隐居生活的乐趣及他生活的状况。
首先讲述了“五柳先生”名号的来历,接着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又接着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不详,不知道。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剖析:这句话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籍贯姓氏,竟指宅边五柳为号,可见先生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就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就说足了,且更突出五柳先生的不俗。
②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翻译: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剖析:这句话点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闲静”即不善交往,“少言”即不善应酬。这句话可看出先生不为荣名利禄动心,守志不阿。
③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翻译: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旧交、旧友。造饮:到(别人家里)去喝酒。造,往、到。辄,就。期,希望、愿望。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
剖析:这几句话讲述了五柳先生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之二,爱喝酒 ,展现了一个率真放达的形象。
④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形容居室简陋。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穿孔后加以缝补,也就是打补丁。簟瓢屡空,意思是常常贫困到乏食的地步。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指缺吃少喝。语出《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这句话是用颜回比喻五柳先生。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剖析:这几句话讲述了五柳先生家境贫困,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见出先生的高处,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形象。
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翻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迫的样子。
剖析: “不慕荣利”与这句话相照应,点出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品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句段剖析]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文体知识
(1)关于传记
传记是指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有单称“传”。传记可分两类:一类是史学传记,以翔实地记述人物或史实为主。史学传记一般由他人记述,如记述帝王生平的“本纪”,记述王公贵族或民族、国家历史的“列传”,按年月时序记载人物事迹的“年谱”,略记人物简历的“小传”,也有记述生平的,称“自传”。另一类是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以史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方法,对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及历史背景加以深刻描绘,组成情节,并加以适当联想和想像。
(2)关于赞
“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形式,缀于传文之末。《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说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并非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如《五柳先生传》,就是利用“赞”这一体式,进一步解释五柳先生的精神和拓展文章的境界。
1、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世称“靖节先生”。又因宅边曾有五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著名田园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义熙元年(405),他41岁,辞去彭泽令,从此永远离开官场,过了20多年隐居躬耕的生活。现存诗歌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2篇。最具特色的是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辞赋如《归去来兮辞》,散文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咏荆轲》等,都是历史传诵的佳作。
7、相关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超尘拔俗:形容人品超过一般,不同凡俗。
6、古今异义
①每有会意 古义: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今义:指领会别人没领会的意思
②亲旧知其如此 古义:旧交,旧友 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③因以为号焉 古义:以之为 即“用它做……” 今义:认为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 省略主语 (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以为号焉 省略宾语之 因以(之)为号焉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为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判断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也”表判断。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