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这三种各是什么人吗?
聪明人:
傻子:
奴才:
4、对文章第一句\'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你是怎么理解?请用原文中内容来说明。
3、课文通过三场对话描绘三个有典型意义的人物: 和 、 和 、 和 。
2、本文作者 ,原名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 、 和 。
1、给带点字注音。
煨银耳( ) 敷衍( ) 秽气( ) 窟窿(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4、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