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0487  420495  420501  420505  420511  420513  420517  420523  420525  420531  420537  420541  420543  420547  420553  420555  420561  420565  420567  420571  420573  420577  420579  420581  420582  420583  420585  420586  420587  420589  420591  420595  420597  420601  420603  420607  420613  420615  420621  420625  420627  420631  420637  420643  420645  420651  420655  420657  420663  420667  420673  420681  447348 

(一)1986年,在全国十城市辩论邀请赛上,西安队与贵州队就“母亲私拆女儿的信对不对”展开辩论,下面是一段节选。 

西安队:“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监护和教育的权利及义务。这个高中生是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子,母亲检查她的信件是出于对她负责,是可以理解的。” 

贵州队:“母亲对女儿虽然有监护和教育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亲可以私拆女儿的信。因为私拆别人的信件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通信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作为女儿,她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某某人的女儿。今天,大家都应该自觉地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位母亲完全可以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手段,去了解女儿的思想,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什么非得去拆女儿的信呢?”(掌声) 

西安队:“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女儿是个尚未成年的公民,她必须接受父母对她的教育和监护。” 

贵州队:“母亲私拆女儿的信,还涉及到一个对人的尊重问题。我国封建社会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里强调的除君臣之义外,就是子女必须对父母尊敬服从,而没有提到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事实上,作为一个女儿,她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社会和家庭中,她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如果母亲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是一味地强调‘爱’,那么,这种‘爱’与母亲对家里的金鱼、小猫、小狗的‘爱’,又有什么区别呢?”(观众热烈鼓掌) 

分析以上论辩过程,说说在这一阶段的辩论中,胜者是谁?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试题详情

(一)浏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授对“我”提出的问题很多,但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而提问的。这个目的是  

       。 

2.在众多问题中,根据问题的实质可以归结为哪几个方面? 

(1)          (2)          

(3)          (4)          

3.下面是文中教授向“我”提问时的动作的描写,联系语境,说说这些描写在谈话中的作用。 

(1)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  

(2)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 

(3)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    

(4)教授侧着身子,搓搓手看我。 

(5)教授浓浓的眉毛如旗般展了开来,随即升起。 

(6)教授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然对我穷究下去。 

(7)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笑着向我走来。 

作用:                         

4.文中几次写到了教室里的笑声?请找出来,体会这几次笑声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如: 

(1)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2)                  。 

(3)                  。 

作用:                        。 

5.下面属于“大胡子”教授性格特征的是:(在正确选项后的□内画√) 

(1)真诚□  (2)虚伪□  (3)严谨□ 

(4)正直□  (5)刁钻□  (6)自私□ 

试题详情

(二)按照拼音填空。 

1.mǐn jié (   )    2.shū dì (   )    

3.kā fēi (   )    4.niàng jiǔ (   )   

试题详情

(一)请根据下面的语句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一个湖,它有很多名称,如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  ) 

2.行事暖昧而不光明。(  ) 

3.非常寂静;杳无音讯。(  ) 

4.故意把事情弄复杂,出难题使人为难。(  ) 

5.寻根究源。(  ) 

试题详情

(二)

              水乡怀旧

               周作人

   在水乡的城里是每条街几乎都有一条河平行着,所以到处有桥,低的或者只有两三级,桥下才通行小船,高的便有六七级了。乡下没有这许多桥,可是汊港纷歧,走路就靠船只,等于北方的用车,有钱的可以专雇,工作的人自备有“出坂”船,一般普通人只好趁公共的通航船只。

   船有两种,其一名日埠船,是走本县近路的,其二日航船,走外县远路,大抵夜里开。次晨到达。埠船在城里有一定的埠头,早上进城,下午开回去,大抵水陆六七十里,一天里可以打来回的,就都称为埠船。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虽是私人营业,其实可以算是公共交通机关。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里有一篇讲离婚的小说,说庄木三带领他的女儿往庞庄找慰老爷去,即是坐埠船去的,但是他在那里使用国语称作航船,小说又重在描画人物,关于埠船的东西没有什么描写。这是一种白篷的中型的田庄船,两旁直行镶板,并排坐人,中间可以搁放物件。船钱不过一二十文吧,看路的远近,也不一定。

   乡村的住户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还是本家,上船一看乘客差不多是熟人,坐下就聊起天来,这里的空气与那远路多是生客的航船便很有点不同。航船走的多是从前的驿路,终点即是驿站,它的职业是送往迎来的事;埠船却办着本村的公用事业,多少有点给地方服务的意思,不单是营业,它不但搭客上下,传送信件,还替村里代办货物。无论是一斤麻油,一尺鞋面布,或是一斤淮蟹,只要店铺里有的,都可以替你买来。他们也不写账,回来时只凭着记忆,这是三六叔的旱烟五十六文,这是七斤嫂的布六十四文,一件都不会遗漏或是错误。它载人上城,并且还代人跑街,这是很方便的事,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别是女太太们,要嫌憎买的不很称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来的时候,自己买了。城市里本有货郎担,挑着担子,手里摇着一种雅号“惊闺”或是“唤娇娘”的特制的小鼓,方言称之为“袋络担”,据孙德祖的《寄龛乙志》卷四里说:“货郎担越中谓之袋络担,是货

什杂布帛及丝线之属,其初盖以络索担囊橐衙且售,故云。”后来却是用藤竹织成,叠起来很高的一种箱担了,但在水乡大约因为行走不便,所以没有,却有一种便于水行的船店出来,弥补这个缺憾。这外观与普通的埠船没有什么不同,平常一个人摇着橹,到得行近一个村庄,船里有人敲起小锣来,大家知道船店来了,一哄的出剖河岸头,各自买需要的东西,大概除柴米外,别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到,有洋油与洋灯罩,也有芒麻鞋面布和洋头绳,以及丝线。这是旧时代的办法,其实却很是有用的。 

   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趁过这种埠船,还是在民国以前,时间经过了六十年,可能这些都已没有了也未可知,那么我所追怀的也只是前尘梦影了吧。不过如我上文所说,这些办法虽旧,用意却都是好的。近来在报上时常看见,有些售货员努力。到山乡里去送什货,这实在即是开船店的意思,不过更是辛劳罢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船(  )  驿路(  )  憎(  )  一(  )

  2.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埠船总数不知道共有多少,大抵中等的村子总有一只。

   大抵:--

   ②我看见过这种船店,过这种埠船。

   趁:--

   ③乡村的住户是固定的,彼此都是老街坊,或者还是本家。

   街坊:

   ④但是也或者有人,特别是女太太们,要嫌憎买的不很称心,那么只好且略等候,等“船店”到来的时候,自己买了。

   嫌憎:

  3.称为“埠船”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曲线在文中画出来。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埠船”和“航船”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请从最后一段找出能说明其目的的一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为什么作者要写售货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作文  许多名胜古迹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还流传着许多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亲爱的同学,你一定也知道不少吧,请选你最熟悉的一处写出来与他人分享。

试题详情

(一)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①  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了条多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②  ,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Jill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4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①(   )A.挂满  B.悬挂  C.缀满  D.点缀

   ②(   )A.走着  B.行驶  C.穿行  D.滑行

   ③(   )A.躲藏  B.躲避  c.隐匿  D.隐埋

   ④(   )A.落到  B.掉进  C.融入  D.消逝

  2.“飘绕不绝”在画线句子中是指什么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的是    (     )

  A.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

  B·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C·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D·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

4.你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中“蔓延”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题(关注生活、科学动向,学科间的联系)

试题详情

基础题(课节内容)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熟(xián)  动(jiǎo)  斑斓(bān)(lán)  璀璨(cuī)(càn)

  B.彩绸(ch6u)   连(zhuì)   仲春(zhǒng)   屋脊(jǐ)

  C.缤纷(bīn)   隐匿(nì)   谛听(dì)   参差(cēn)(cī)

  D.覆盖(fù)   眩目(xuàn)  屋檐(yán)   渗出来(shèn)

2.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满足。

  B.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丝弦:船舱里用丝制成的装饰物。

  C.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3.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A.比喻、排比   B.拟人、比喻   C.比喻、拟人、通感   D.拟人、通感

3.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1)你能写出“相看两不厌”整首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上面的句子你能想出诗人卞之琳的断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题(延伸内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