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仿写句子。(要求:修辞、格式和立意应相近)(2分)
海纳百川,于是拥有了广阔的胸怀。
解析:“海纳百川”,海与百川是包容关系,仿写句子时要首先注意陈述对象之间的关系;“于是拥有了广阔的胸怀”这个句子又与前一句构成了因果关系,并且后一句子是一个运用了拟人的语句。
参考答案:山积寸土,于是拥有了高大的身躯。
5.认真读题,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张静匆匆走进教室,习惯性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李容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啊!”张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__________”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李容的话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静该怎样说才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言外之意是指没有直接说出的深层含意。答题时要认真结合语境体会与卫生有关的大于个人的环境,从而准确答出周围、集体、公共环境这样较深层次的含意。
参考答案:(1)你用卫生纸擦座位是讲究了个人卫生,但将纸团扔在地上却破坏了公共卫生。
(2)我也会讲究公共卫生的。
4.默写或根据上下文内容填空。(9分)
(1)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2)《过零丁洋》一诗中,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词中,写潼关险要壮观的语句是___________。
(4)古代有不少诗篇写到“花”,请写出两个含“花”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刈麦》是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___________所写;诗中表达了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与关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这首诗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唐代诗人李绅《悯农》中的诗句___________。
解析:第(5)题是本题中较为新鲜的题型,它既要求大家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积累,还要对所积累的诗歌有较清晰的理解。
答案:(1)折戟沉沙铁未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化作春泥更护花 千树万树梨花开 (5)白居易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修改病句。(3分)
(1)西亚的石油储量是世界最丰富的地区。
(2)是否有自信心是做事成功的关键。
(3)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一段时间。
解析:(1)是主语与宾语不相称,储量不等于地区。(2)这是个前后表述不一致的语句,前面说“是否有自信心”包含了有和没有两种情况,而“是”的后面只说了有自信心这一种情况。修改时或去掉“是否”,或在“成功”前加上“是否”,使语句前后的表述一致。(3)疫苗有效与否不是指研制的阶段,而是指在使用时是否有效,因此要删除“有效”一词。
参考答案:(1)删去“地区” (2)删去“是否” (3)删去“有效”
2.下列加点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改在括号内。(3分)
(1)面对别人尖刻的讥笑,他不以为然。( )
(2)奥运赛场上,女排健儿精神矍铄,越战越勇,终于摘取桂冠。( )
(3)这是个尴尬的场面,她希望自己能尽快脱身。( )
解析:所给的三个词语是书面常用的词语,本题要求了解语言环境和语句涉及的对象身份。“矍铄”是指老年人精神好,这里所陈述的对象是“女排健儿”,词语使用不得当。
参考答案:(1)满不在乎 (2)精神抖擞 (3)√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揶揄( ) 眼棱( ) bì( )益 分道扬biāo( )
弄巧成zhuō( )参差( ) niān( )轻怕重 濒( )临
解析:本题首先应注意审题的严谨性,注意要求标注读音的是词语中的哪个字,更要准确地标注读音。
答案:yú léng 裨 镳 拙 cī 拈 bīn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2)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3)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
(4)乃尔寂饮:
(5)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6)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解析:(5)阴,与我们现在“阴天、阴暗、阴险”等的词义相差很远,要根据语句的含意来确定词语的含义。这里“阴”的含义是由“暗”这个意思发展而来的。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闻劳山多仙人,负笈( )往游。登一顶,有观( )宇,甚幽。
(2)遂各觅盎( )盂,竞饮先釂( ),惟恐樽( )尽。
(3)抵家,自诩( )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头触硬壁,蓦然而踣( )。
解析:对于陌生的汉字,不能够凭偏旁或认识的一部分就断定字的读音,要认真查字典,准确掌握字的读音。如(3)诩“xǔ”,不能只读半边。
答案:(1)jí guàn (2)ànɡ jiào zūn (3)xǔ bó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去时嘱我。
(2)当于汤镬煮之。
解析:“去”的变化在于词义在发展中更为丰富了,有了多层含义。“汤”则是词义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含义。古今词义就是在发展中逐渐丰富起来的,而且古代的含义渐渐地被丢弃不用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