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2203  422211  422217  422221  422227  422229  422233  422239  422241  422247  422253  422257  422259  422263  422269  422271  422277  422281  422283  422287  422289  422293  422295  422297  422298  422299  422301  422302  422303  422305  422307  422311  422313  422317  422319  422323  422329  422331  422337  422341  422343  422347  422353  422359  422361  422367  422371  422373  422379  422383  422389  422397  447348 

6.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像这样。(今义:这样。)

试题详情

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试题详情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试题详情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试题详情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试题详情

要注意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理解和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短语。这类双音节短语是由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组成的,翻译时都必须准确地译出。它们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须了解其不同之处,否则容易“以今译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试题详情

4.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试题详情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试题详情

2.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

见课文第二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