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2364  422372  422378  422382  422388  422390  422394  422400  422402  422408  422414  422418  422420  422424  422430  422432  422438  422442  422444  422448  422450  422454  422456  422458  422459  422460  422462  422463  422464  422466  422468  422472  422474  422478  422480  422484  422490  422492  422498  422502  422504  422508  422514  422520  422522  422528  422532  422534  422540  422544  422550  422558  447348 

5.对这段文字的出处、作者及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A.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的豆好吃,戏好看。B.节选自《社戏》,作者鲁迅,本段是看戏后的余波,也写了"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C.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是乐园。D.节选自《社戏》,文中"我"即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

试题详情

3."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我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的话有四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D]A."是的。"承认偷豆一事,表现双喜诚实的品质。B."我们请客。"说明偷豆的理由是请客,并非不光彩的事情。C."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说明双喜聪明,很会说话。D."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埋怨六一公公说话声音太大,把虾吓跑了。    4."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只是表达了对那夜的豆和戏深深的怀恋。B.南方水乡的豆好吃,戏好看,北方的则不行。C.并不是那夜的豆格外好吃,也不是那夜的戏格外好看,而是通过写豆和戏突出那夜的生活终生难忘,表过了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情谊的怀恋。D.那夜的豆好吃,而那夜的戏不好看。"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是反话。

试题详情

2.."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对六一公公这番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六一公公非常恼火自己的豆被偷,批评双喜的偷窃行为。B.六一公公知道双喜善于偷窃,是在讽刺双喜的行为。C.六一公公对双喜等小朋友偷豆习惯了,觉得无所谓,只不过说句玩笑的话。D.六一公公并无心责备双喜等小朋友的偷豆行为,而是为踏坏了庄稼感到可惜。

试题详情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都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你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 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竞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母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 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 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

1.给加横线的四个字依次注音 zhào  zhōng zhòng shì   

试题详情

2.第二段文字空格甲乙丙丁处的恰当词语依次是:[B]A.宛转  悠扬  兴奋  沉静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3.第二段文字中的"他"指代声音,"豆麦蕴藻之香"是对前面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的照应。 4.文中画横线的"似乎"、"或者"、"也许"、"大概"是哪类词?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似乎"、"或者"、"也许"、"大概"是副词,都表示不很真切,或者是一种推测,突出了"我"想看到社戏的心情的急切。

试题详情

1.春夜出航,充满诗情画意,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试以第一段文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作者从所见,所闻、所感等多角度进行描写的。所见,如"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所闻,如"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所感,如"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试题详情

1、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5个字)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 2、上文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这件小事当时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3、"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焚香磕头,卜问吉凶。 4、上文"心清如水的学生"中的"清"是纯洁(或"单纯"、"纯朴"等)的意思。5、这段文字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句子是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试题详情

2.第一段画横线的语句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环境描写,为下文描写小姑娘的行动作了铺垫。3.以下是对第二段画横线语句的分析,其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句①描写了小姑娘的外貌,描写的顺序是从上到下,通过"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等描写,可以看出小姑娘身体的瘦弱和家境的贫寒 。 B.句②③④⑥描写了小姑娘的动作、神情,通过她"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勇敢、镇定;但她也有胆小怯弱的一面,如"她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 C.⑤⑦⑧是对小姑娘的语言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小姑娘的勇敢、镇定,并不因为突遇生人而放弃给妈妈请大夫的打算。 D.句③主要描写小姑娘的神情,"吃了一惊",是因为没有想到屋内有人,而且是一个陌生人,她不知道这人让不让她打电话,本能地"吃了一惊",并且"把手缩了回去",这决不是她胆小怯弱的表现。     4作者是从那几方面描写"我"的,表现了"我"怎样的特点?从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我"的,表现了"我"对小姑娘的深切地关怀、热情地帮助。

试题详情

1.第一段文字,交代了小桔灯故事的四个要素,请分别具体回答(每点不能超过一句话)。①时间:在一个春节前的下午②地点:重庆郊外的一个乡村乡公所楼上③人物:"我" ④事情发生的原因:要拜访的朋友不在家,只得等,才有机会看到来打电话的小姑娘 

试题详情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主观努力(或立志) 对于学习的重要性。2."以( )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到过南海这件事(或之)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  A.贫者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南海(往)C.西蜀之南海(距离)D.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3.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第一次表示探询语气,第二次表示轻蔑语气(或第一次表示一般疑问,第二次表示不屑一顾)3.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憎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贫和尚认为去南海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和尚认为应雇船去南海。

第二册部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