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5085  425093  425099  425103  425109  425111  425115  425121  425123  425129  425135  425139  425141  425145  425151  425153  425159  425163  425165  425169  425171  425175  425177  425179  425180  425181  425183  425184  425185  425187  425189  425193  425195  425199  425201  425205  425211  425213  425219  425223  425225  425229  425235  425241  425243  425249  425253  425255  425261  425265  425271  425279  447348 

1.(1)驱车(追赶)  (2)倒下  (3)士(元)气④锐利(饱满)  2.(1)他们的勇气淌失了而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齐军。  (2)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的敌人,这就是治理军队的变化啊。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4.第一问答案要点: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军事上要后发制人;第二问答案要点:④无沦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②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③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等。

   [乙文译文]对于敌人的军队,可以挫败它的士气;对于敌人将领,可以动摇他的意志。因此,初战时,部队士气高昂;经过一段时间后则逐渐懈怠;到战斗后期,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士气旺盛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进攻,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用我方的严整有序,对付敌方的混乱无序;以我方的沉着冷静,对村敌方的躁动不安,这是掌握军队心理的方法。用我方的靠近战地,等待敌人的远道而来;用我军的安选从容,对付敌军的疲劳仓促:用我军的粮饷充足,对付敌军的饥饿不堪,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不要去截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不要去攻打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人,这是掌握机变的用兵方法。

试题详情

4.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试题详情

3.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乙文中的中心句

  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 

试题详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试题详情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①,将军可夺心②。是故朝气锐③,昼气惰④,暮气归⑤。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⑥者也。以治待乱⑦,以静待哗⑧,此治心⑨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④者也。勿邀正正之旗⑩,勿击堂堂之肾,此治变者⑩也。

   (选自《孙子-军争篇》)

[注释]

①夺气:挫伤士气。夺,剥夺,引申为挫败、打击。气,这里指刚劲勇锐之气。②夺心:动摇决心。心,指决心。③朝气锐:军队初战时士气旺盛。一说为军队早晨士气高昂。锐,旺盛。  ⑧昼气惰:过了一段时间后,士气逐渐懈怠。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惰,懈怠。⑤暮气归:到最后,战斗力消耗殆尽,士气低落,将士思归。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一说指傍晚。归,止息、衰竭,一说指思归,想回去。⑥治气:掌握运用士气的方法。治,掌握。⑦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治,治理、有序。⑧以静待哗:以我军的沉着冷静对待敌军的躁动不安。哗,喧哗,指躁动不安。⑨治心:掌握利用军队的

心理的方法。心,指心理。⑩治力:掌握军队的战斗力。力,指战斗力 ⑩勿邀正正之旗:不要攻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邀,邀击、迎击。正正,严整。  ⑩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堂堂,壮大的样子。阵,阵容。⑩治变者:掌握机动应变的方法。变,指机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将之     (2)望其旗 

  (3)三军可夺     (4)朝气   

试题详情

1。(1)(共同)乘车  (2)(驱车)追击(赶)  (3)战胜  (4)倒下。  2.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3.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公鼓之,鲁师一鼓作气,齐师士气已竭。(点到鲁师凭旺盛的士气致胜即可。用现代文回答亦可。)4.不设统一答案。  参考示例:“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源自《左传》,原指在战场一}二决胜的关键是士气,古代用击鼓的方式指挥进军,丽只有在第一次击鼓时才熊振作军队的士气,后面几次就差了。所以j成语“…鼓作气”中的“鼓”是击鼓的意思,“作”是振作。使用中发生错误,大多是不理解成语意思所致。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就不会用错了。  5.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一致(文中有“惧有伏焉”句)  6.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意思对即可)

   [乙文译文]所以,用兵作战的法则是:不要仰攻已经占据高山的敌人,不要正面攻击背靠丘陵屏障的敌人,不要追击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进攻士气正旺的敌人,不要理睬用小部队作诱饵的敌人,不要拦截撤退回本国的敌人,包围敌军时要留缺口,不要过于逼迫已经陷入绝境的敌军。这些都是用兵作战的最基本的法则。

试题详情

6.结合“长勺之战”,对乙文“用兵八法”的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试题详情

5.甲文中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乙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试题详情

4.“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 “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试题详情

3。根据甲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用自己的话叙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