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5096  425104  425110  425114  425120  425122  425126  425132  425134  425140  425146  425150  425152  425156  425162  425164  425170  425174  425176  425180  425182  425186  425188  425190  425191  425192  425194  425195  425196  425198  425200  425204  425206  425210  425212  425216  425222  425224  425230  425234  425236  425240  425246  425252  425254  425260  425264  425266  425272  425276  425282  425290  447348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薛谭乃谢求反。

试题详情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于: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于郊衢(  )

⑵之: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

试题详情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⑴未穷青之技(穷:  )

⑵秦青弗止(弗止:  )

⑶自谓尽之(谓:  )

⑷乃谢求反(谢:  )

试题详情

4.固:顽固。彻:通。课文中指思想的改变。

[类文品析]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试题详情

3、龀:换牙。跳:蹦蹦跳跳。

试题详情

2、曾:并,还。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

试题详情

3.如果学生有不同观点,可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讨论。

试题详情

2.首先要让学生接受一个基本观点:愚公不愚。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只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的“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的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思想,是不足取的。

试题详情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练习解答]

试题详情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3)孀妻、弱子与智叟的对比。

愚公和智叟对于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其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