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5838  425846  425852  425856  425862  425864  425868  425874  425876  425882  425888  425892  425894  425898  425904  425906  425912  425916  425918  425922  425924  425928  425930  425932  425933  425934  425936  425937  425938  425940  425942  425946  425948  425952  425954  425958  425964  425966  425972  425976  425978  425982  425988  425994  425996  426002  426006  426008  426014  426018  426024  426032  447348 

1、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    名字的由来           [独立于世俗之外

和日常生活                         的隐士形象,赞美

              性格              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志趣  好读书:精神愉悦、率真自然

                  饮酒:率真、放达

                  著文章: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日常生活:环堵……晏如也 

试题详情

3、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关、张侧面烘托]

《五柳先生传》

试题详情

唐雎:爱国忠君、镇定自若、不畏强暴、宁死不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机智勇敢

对比     (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秦王:骄横狂妄(盛气凌人)、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写作特色:1、通过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2、对比:(秦王--唐雎  反衬  安陵君--唐雎  正衬)

取得胜利的原因:1、唐雎坚决维护国土的立场;2、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3、唐雎在战争中镇定自若。

《隆中对》

    1、着重写诸葛亮非凡的志向和才能。   [为下文隆中对策作铺垫]

谋   2、写隆中对策  曹操----不可与争锋(军事、政治)

臣    分析     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地理

形           荆州、益州----必要性、可能性

象           战略方正--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卓越才能]

试题详情

3、    陈涉发动起义   ①并杀两尉               [卓越的组织领导

的经过及各地   ②召令徒属(目的:坚定人们起义的决心)   才能]

响应       ③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唐雎不辱使命》   战争双方:秦国--------安陵国(秦国发动不义之战)

第一部分:唐雎出使秦的原因。

第二部分:唐雎在出使过程中  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

与秦王争锋相对。   

写唐雎反击秦王的威胁①以“布衣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②列举三个“士”的例子,并表示效法三人,刺杀秦王。(排比,铺陈渲染“士”之怒的厉害程度)

              ③“挺剑而起”,挫败秦王。

试题详情

2、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及所作的舆论准备。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洞察时局的能力]

形势  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分析  起义得到百姓支持的理由:①二世杀死公子扶苏,引起人们的不满。

                ②楚国人民爱戴、怀念楚将项燕,有复国的愿望。

舆论   鱼腹藏书          [非凡胆识,过人机智]

准备   篝火狐鸣

试题详情

1、青年时的陈涉有远大的抱负。(为下文起义作铺垫)

                  [远大抱负、改变现状,摆脱贫穷的欲望]

试题详情

3、治国主张是如何提出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从个人事例说起,得到“困境出人才”的观点;2)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事业的因素相仿,推出治国的道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借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类推到国事,提出治国主张。 《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  介绍大同社会特点,来体现大同这种理想的社会。

第三篇   人物传记篇(学卷)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五柳先生传》

《陈涉世家》

试题详情

2、写作手法上:《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善于运用     的手法:《邹》以      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巧妙地讽喻齐王,收到很好的说服效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  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从       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类比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试题详情

1、内容上:《大道之行也》通过介绍大同社会的特点,来体现儒家的政治理想,理想的社会应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证了“    ”思想在治国中的重要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了    对治国的重要性。《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说明了     对治国的重要性。

试题详情

3、总括全文,通过对比,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

[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比较:“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的再现“大同”社会的社会风貌。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

比较点:(治国篇的几篇文章,都表达了治国的思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