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5845  425853  425859  425863  425869  425871  425875  425881  425883  425889  425895  425899  425901  425905  425911  425913  425919  425923  425925  425929  425931  425935  425937  425939  425940  425941  425943  425944  425945  425947  425949  425953  425955  425959  425961  425965  425971  425973  425979  425983  425985  425989  425995  426001  426003  426009  426013  426015  426021  426025  426031  426039  447348 

3.文中最能体现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学说思想的句子是:          

                            

解析:孟子主张人性善,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保有自己的“本心”。对照原文,表达了此义的应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试题详情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解析:解答本题要落实每句的关键词语,①题中关键词语是“欲”和“得兼”,②题中关键词语则是“是心”和“丧”,应结合课文突破其义,攻克了重点词语,再联系全文,做到字字落实,疏通全句。

答案:①生命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我)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试题详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有所不辟也(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答案:①祸患、灾难  ②假如、假使

试题详情

5.“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分别指(   )

A.前者指“义”,后者指“不义”。  B.前者指“死”后者指“生”。

C.前者指“苟得”,后者指“不辟”。 D.前者指“贤者”,后者指“不贤者”。

解析:解答本题,先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结合上下文可知,作者认为“义”高于生命,因此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不义”。

答案:A

试题详情

4.本文运用________的手法,论述“义”的价值高于生命,当求“生”与守“义”发生矛盾时,人应当“          ”。

解析:本题的第二个空简单易填,可知孟子的观点是“舍生取义”,而为了引发这一观点,作者首先用了形象的比喻的论证方法,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得出在生和义无法两全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结论。

答案:比喻  舍生取义

试题详情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呼尔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则生有不用也(    )

所欲有甚生者(    )

②[

万钟我何加焉(    )

解析:本题是对一词多义的考查,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会不尽相同,这要结合各自的语言环境来把握其含义和用法的。

答案:①并且  却,可是  ②比  对于

试题详情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         

解析: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重点之一。一般来说,通假字的字音、字义都是按其所通的本字来读、来解,它所通之字一般是固定的,本课的通假字较多,还应多加积累。

答案:①“辟”通“避”,躲避。  ②“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③“乡”通“向”,从前。  ④“辩”通“辨”,辨别。

试题详情

1.以下名言不属于孟子说的一项是(  )

A. 此一时,彼一时也。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D.。吾日三省吾身。

解析:解答本题时课内我们学过的名言容易辨认,经积累可知D.项“吾日三省吾身”为《论语》中曾参的名言。而A 和C均为孟子名言,还应多加积累。

答案:D

试题详情

3.《鱼我所欲也》选自     ,本文着重谈论当生命与大义不可兼得时应      的中心论点。你所知道的出自《孟子》的成语有           等。

答案:《孟子·告子上》 舍生取义  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