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6744  426752  426758  426762  426768  426770  426774  426780  426782  426788  426794  426798  426800  426804  426810  426812  426818  426822  426824  426828  426830  426834  426836  426838  426839  426840  426842  426843  426844  426846  426848  426852  426854  426858  426860  426864  426870  426872  426878  426882  426884  426888  426894  426900  426902  426908  426912  426914  426920  426924  426930  426938  447348 

2、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达了出来。又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对祖母的回忆尤其感人。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不真切感人。

③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左看右看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

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在门外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收到功效,这孩子长大,就可以有指望了呀!”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什么叫阁子呀?”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小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闲极无聊,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④问题探究--本文写作的时间

一般人认为,本文的附记是作正文13年之后补写的,因为文中就有“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的说法,加起来正好是13年。

也有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依据有二:

其一,13年后正是作者“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之时,文中接着说:“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可见“自后”是修南阁子之后,“不常居”“多在外”言时间较长。由此可知,附记不是在修葺南阁子后立即补写的,而是其后若干年再补写的。

其二,附记的结尾耐人寻味:“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生长速度缓慢,如果说是作正文13年后补记,则作附记距妻死只有两年时间。两年之内,枇杷树长得“亭亭如盖”是不可能的。

据此又有以下推断--

归有光原居昆山(现在江苏昆山),“项脊轩”是他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他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由此可以推知,附记当作于35岁迁居之前,可能是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的。他18岁写正文,35岁左右补写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年手植的枇杷树也生长了约五六年。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多在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你认为有道理吗?

试题详情

1、结构严谨、文脉贯通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文章虽然作于不同时期,同一时期又叙写各种不同的琐事,但并不给人以松散、拖沓的感觉。相反,由于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通全篇的意脉,因此,那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试题详情

2、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

试题详情

(删节的一段)

项脊生(作者的别号)曰: “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据《史记·货殖列传》载,巴蜀有个叫做清的寡妇,守着丈夫遗留下来的丹砂矿,牟取厚利,财富为天下第一。秦始皇曾为她修了一座女怀清台。清,秦代蜀地一寡妇名。丹穴,丹砂矿。利甲天下,所获的利,天下第一)。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玄德,刘备的字。陇中,即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二人,指寡妇清和诸葛亮。昧昧,不明,指不为人所知)?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区区,渺渺的样子。败屋,破旧的房屋。扬眉瞬目,眼睛一睁一阖。坎井之蛙,比喻见识浅陋,没见过大世面的人。这五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在破屋陋室,却自谓有奇景。世人是不了解的,还可能把我看作是坎井之蛙呢!)

(这一段议论是正文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夹以感叹之词,内容虽不足取,但也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

重点词语解释

余既(   )为(   )此志(   ),后五年(   ),吾妻来归(   ),时(   )至轩(   )中,从(   )余(   )问(   )古事(   ),或(   )凭(   )几(   )学书(   )。 吾妻归宁(   ),述(   )诸小妹(   )语(   )曰:“闻姊家(   )有阁子,且(   )何谓(   )阁子也?(句式:   )”其后(   )六年,吾妻死,室坏(   )不修(   )。其后(   )二年,余(   )久卧病(   )无聊(   ),乃(   )使(   )人复(   )葺(   )南阁子(   ),其(   )制(   )稍(   )异于(   )前(   )。然(   )自后(   )余(   )多在外,不常(   )居(   )。

庭(   )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   )所(   )手(   )植(   )也(句式:   ),今(   )已(   )亭亭(   )如盖(   )矣。(句式:   )

概括段意                    

概括段意答案:第二部分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感情。

妻“时至轩中”、“述诸小妹语”等写得如在目前,而“今已亭亭如盖矣”感慨尤深,让人落泪。

这两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时期,但都是围绕项脊轩写家庭生活琐事,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有关资料采撷:

①作品主题: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废历程的叙写,通过对别人所不屑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去屋空,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欣赏起来,读者也似跟随着作者一起回忆了项脊轩的事事物物,又似我们也经历一遍。

②作品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试题详情

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庄子《逍遥游》课堂练习卷

(课堂或自修45分钟完成)

解释重点字词

北冥(   )有鱼,其名(   )曰鲲。鲲之(   )大,不知其(   )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   )名为鹏。鹏之(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飞,其翼(   )若(   )垂天之云(   )。是(   )鸟也,海运(   )则(   )将徙(   )于(   )南冥(   )。南冥者(   ),天池也(   )。

译文                           

                                        

                             

①有关注解: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参考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解释重点字词

齐谐(   )者,志(   )怪(   )者(   )也(句式?   )。谐(   )之言(   )曰:“鹏之(   )徙(   )于南冥也(   ),水击(   )三千里,抟(   )扶摇(   )而上(   )者(   )九万里,去(   )以(   )六月息(   )者也(   )。”野马(   )也,尘埃(   )也,生物(   )之(   )以(   )息(   )相吹(   )也。天之(   )苍苍(   ),其(   )正色邪(   )?其(   )远而无所至极(   )邪(句式?   )?其(   )视下(   )也,亦(   )若是(   )则已矣(   )。

译文                           

                                       

                             

有关注解:

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参考译文]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解释重点字词

且夫(   )水之(   )积(   )也(   )不厚,则(   )其负(   )大舟也(   )无力(句间关系?   )。覆(   )杯水(   )于坳堂之上(句式?   ),则(   )芥(   )为之(   )舟(句间关系?   );置(   )杯(   )焉(   )则(   )胶(   ),水浅而(   )舟大也(句式?   )(句间关系?   )。风之(   )积(   )也(   )不厚(   ),则(   )其(   )负(   )大翼(   )也(   )无力(句间关系?   ),故(   )九万里则(   )风斯(   )在下矣(句间关系?   )。而后(   )乃今(   )培(   )风(   ),背(   )负(   )青天(   )而(   )莫之(   )夭阏(   )者(   ),而后(   )乃今(   )将(   )图(   )南(   )。

译文                           

                                       

                              

①有关注解:

(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8)芥:小草。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

[参考译文]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

解释重点字词

蜩(   )与学鸠(   )笑(   )之(   )曰:“我决起(读音、词义?   )而(   )飞,抢(   )榆枋(   ),时(   )则(   )不至(   ),而(   )控于地(   )而已矣(   );奚(   )以(   )之(   )九万里而(   )南(   )为(   )(句式?   )?”适(   )莽苍(   )者(   ),三餐(   )而反(   ),腹(   )犹(   )果然(   );适(   )百里(   )者(   ),宿(读音、词义?   )舂粮(读音、词义?   );适(   )千里(   )者(   ),三月(   )聚粮(   )。之(   )二虫(   )又何知(   )?

译文                            

                                       

                             

①有关注解:

(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24)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25) 控:投下,落下来。

(26)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27)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28)飡(cān):同餐。反:返回。       (29)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         (31)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参考译文]

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解释重点字词

小知(   )不及(   )大知(   ),小年(   )不及(   )大年(   )。奚以(   )知(   )其然(   )也?(修辞?   )朝菌(   )不知晦朔(   ),蟪蛄(   )不知春秋(   ),此(   )小年(   )也。楚之南(   )有冥灵(   )者(   ),以(   )五百岁为(   )春(   ),五百岁为(   )秋(   );上古(   )有大椿(   )者(   ),以(   )八千岁为(   )春(   ),八千岁为(   )秋(   )。而(   )彭祖(   )乃今(   )以(   )久(   )特闻(   ),众人(   )匹之(   ),不亦悲(   )乎(   )?

译文                           

                                        

                             

①有关注解:

(32)知(zhì):通“智”,智慧。

(33)朝:清晨。晦朔: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最初天。一说“晦”指黑夜,“朔”指清晨。

(34)蟪蛄(huìgū):即寒蝉,春生复死或复生秋死。

(35)冥灵:传说中的大龟,一说树名。      (36)大椿:传说中的古树名。

(37)根据前后用语结构的特点,此句之下当有“此大年也”一句,但传统本子均无此句。

(38)彭祖:古代传说中年寿最长的人。乃今:而今。以:凭。特:独。闻:闻名于世。

(39)匹:配,比。

[参考译文]

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解释重点字词

汤(   )之(   )问棘(   )也是已(   ):“穷(   )发(   )之北(   )有冥海(   )者(   ),天池也(句式?   )。有鱼焉(   ),其(   )广(   )数千里(   ),未有(   )知(   )其修(   )者(   ),其(   )名(   )曰(   )鲲。有鸟焉(   ),其名(   )为(   )鹏,背(   )若(   )太山,翼(   )若(   )垂天之云(   );抟(   )扶摇(   )、羊角(   )而(   )上(   )者(   )九万里,绝(   )云气(   ),负(   )青天,然后(   )图(   )南(   ),且(   )适(   )南冥(   )也。斥鴳(   )笑(   )之(   )曰:‘彼(   )且(   )奚适也(   )?我腾跃(   )而上(   ),不过(   )数仞(   )而下(   ),翱翔(省略?   )蓬蒿(   )之间,此(   )亦(   )飞之至(   )也。而(   )彼(   )且(   )奚适(   )也?(句式?   )’”此(   )小大(   )之辩(   )也。

译文                           

                                       

                              

①有关注解:

(40)汤:商汤。棘:汤时的贤大夫。已:矣。    (41)穷发:不长草木的地方。

(42)修:长。      (43)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

(44)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45)绝:穿过。

(46)斥鴳(yàn):一种小鸟。

(47)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48)至:极点。

(49)辩:通作“辨”,辨别、区分的意思。

[参考译文]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解释重点字词

故(   )夫(   )知(   )效(   )一官(   )、行(   )比(   )一乡(   )、德(   )合(   )一君(   )、而徵(   )一国(   )者(   ),其(   )自视(   )也亦若(   )此(   )矣。而(   )宋荣子(   )犹然(   )笑(   )之。且(   )举世(   )而(   )誉之(   )而(   )不加(   )劝(   ),举世(   )而(   )非之(   )而(   )不加(   )沮(   ),定(   )乎(   )内外之分(   ),辩(   )乎(   )荣辱之境(   ),斯已矣(   )。彼(   )其(   )于世(   ),未(   )数数(读音?   )然也。虽然(   ),犹(   )有未树(   )也。夫(   )列子(   )御风(   )而(   )行,泠然(   )善(   )也,旬(   )有(   )五日而后反(   )。彼(   )于(   )致福(   )者(   ),未(   )数数然(   )也。此(   )虽(   )免乎(   )行(   ),犹(   )有所待者(   )也。若夫(   )乘(   )天地之正(   ),而(   )御(   )六气(   )之辩(   ),以(   )游(   )无穷者(   ),彼(   )且(   )恶乎(   )待(   )哉?故(   )曰:至人(   )无己(   ),神人(   )无功(   ),圣人(   )无名(   )。

译文                           

                                       

                              

①有关注解:

(50)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  (51)行(xìng):品行。比:比并。

(52)而:通作“能”,能力。徵:取信。

(53)宋荣子:一名宋钘,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讥笑的样子。

(54)举:全。劝:劝勉,努力。        (55)非:责难,批评。沮(jǔ):沮丧。

(56)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        (57)境:界限。

(58)数数(shuò)然:急急忙忙的样子。

(59)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

(60)泠(líng)然:轻盈美好的样子。      (61)旬:十天。有:又。

(62)致:罗致,这里有寻求的意思。     (63)待:凭借,依靠。

(64)乘:遵循,凭借。天地:这里指万物,指整个自然线。正:本;这里指自然的本性。

(65)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      (66)恶(wū):何,什么。

(67)至人:这里指道德修养最高尚的人。无己:清除外物与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掉自己的境界。     (68)神人: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脱于物外的人。无功:不建树功业。

(69)圣人:这里指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人。无名:不追求名誉地位。

[参考译文]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逍遥游》与庄子的“绝对自由”]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瑰丽浪漫的庄子艺术]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背景介绍--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试题详情

1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符合原意的两项是( )( )

A、老何觉得步子“沉重”是因为他的公文包太沉。

B、这篇小说反映了现代人的抵抗和无奈;老何的“洗澡”,其实是现代知识分子对自己精神家园的守护。

C、小说极力想表现音乐的高雅和艺术魅力,认为只有音乐才能洗去现代人的疲惫和无奈。

D、老何不太想做家务,便借口在那个“鬼地方”洗澡而延迟回家。

E、这篇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但由于作者构思巧妙,读起来仍然曲折有致,毫无单调枯燥之感。                     

试题详情

14、老何为什么觉得要“洗澡”?

答:因为                     。(不超过14个字)

试题详情

13、“洗澡”在本小说中是指什么?

答:                       。(不超过12个字)

试题详情

12、小说为什么称老何的老婆为“老婆同志”,这样称呼有什么意味?

答:                                  

                       。(不超过32个字)

试题详情

11、“如水的琴声”象征什么?

答:象征            。(不超过8个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