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6830  426838  426844  426848  426854  426856  426860  426866  426868  426874  426880  426884  426886  426890  426896  426898  426904  426908  426910  426914  426916  426920  426922  426924  426925  426926  426928  426929  426930  426932  426934  426938  426940  426944  426946  426950  426956  426958  426964  426968  426970  426974  426980  426986  426988  426994  426998  427000  427006  427010  427016  427024  447348 

6.《秋水》在《庄子》外篇中是最重要的,庄子在这篇里谈论的是严肃而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本节选的是开头部分,可以看成探讨问题的开端。试简要分析,文中是如何将严肃的话题写得生动活泼的?

明确:《秋水》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这在别人的笔下也许会写得枯燥无味,令人昏昏欲睡;庄子则不然,他以水为喻,引出河伯和海若的对话,把两个虚构的主人公写得活灵活现,使人仿佛置身其间,饶有兴味地听他们的谈论。先写当时的环境。秋日季节性洪水发了,大量洪水从支流汇入黄河,主河道(泾流即径流)的对岸、河中的沙洲之间,连牛马的形状都不能分辨清楚了。这是河伯“欣然自喜”的客观根据,然后写河伯得意的心情和行动。寥寥两笔,写出一个少见多怪的浅薄人物。等到“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时,这和“不辩(辨)牛马”相差何啻天壤。河伯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向海若讲了一大段自我批判的话。这段话层次井然,用两个“于是焉”相映照,先从抽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再具体到对孔子、伯夷。“始吾弗信”,如果很呆板地说“今乃信之”就糟了,他又从“水”上着眼“睹这难穷”,说明今天开了眼界,相信以前人说的话了。可以说是庄子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文章风格使得《秋水》生动活泼,不拘绳墨,变化无端。

解题方法点拨

典题精析

试题详情

5.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人的说法孰对孰错呢?

   明确: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

试题详情

4.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明确:荀子把“学而时习之”改为“学不可以已”,且通过“君子”之口说出来,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抓住关键,解决了根本问题。就强调的程度来看,孔子虽然也“劝学”,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学习目的及其重要性的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认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就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试题详情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所说的“王道”有什么内涵?

明确:孟子认为,社会安定、天下一统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要使百姓安居乐业,君主就应施仁政、行王道,首先要做到“不扰民”,即文中反复强调的“不违农时”“以时”“无失其时”“勿夺其时”,也就是不要随意发动战争、让人民服役,而使百姓误了农时,破坏生产,这样做了百姓就会“养生丧死无憾”,君主也就得了民心,这是“王道之始”。当然,王道还有别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百姓礼乐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就是指此而言,最终结果是要“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从而实现王道一统。由此可看出,孟子所宣扬的王道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忧;另一个是教民,使民知礼义。 

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在地主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战国中期,诸侯们却认为他的主张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不被采纳。 

试题详情

2.孔子为什么“与点”?

明确: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论的。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缩影,与孔子“为国以礼”相符,所以得到孔子的赞许。另一种是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所以得到孔子的赞许。

以上看法允许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我们应当择善而从。

试题详情

1.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对子路的“不让”应如何理解?

明确:“夫子哂之”说明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有些不满意。其原因是:一是说大话;二是不虚心,这与孔子“礼”的主张一致。事实上,子路其人是有才能的,他说自己能治理“千乘之国”并没有说大话;子路也是个虚心好学的人。由此可见,孔子批评子路“其言不让”是一时之见,他“哂”子路也不大符合他自己倡导的循循善诱的原则,可能存有某种成见。可见,对子路的为人,应用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孔子一人说了算。

试题详情

4.特殊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重点难点突破

试题详情

3.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

不辩牛马(“辩”通“辨”)

试题详情

2.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时,名词做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东,名词做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形容词用作动词,少,小看;轻,轻视。)

试题详情

1.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古义,这时候。今义,表示后一事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

   大方之家(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精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百川灌河(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