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臭氧在大气中的比例很少,只占空气的四百万分之一。
B. 翻开科学史的纪录可以看出,从天体运动规律的总结中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C. 固体在液体里是沉还是浮,决定于浮力比固体的重量大呢,还是小。
D.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茕茕孑立,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
B. 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C.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D. 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 经他一再 ,班上的同学才消除了一场误会
② 这家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____了居民的健康。
③ 我们要全心协力,一鼓作气来 眼前的这场危机。
A. 分辨 妨害 度过 B. 分辨 妨碍 度过
C. 分辩 妨害 渡过 D. 分辩 妨碍 渡过
2. 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厉害 利害得失 启示 寻物启事
B. 国事 共商国是 大意 微言大义
C. 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D. 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
1. 选出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劲(jìn) 刚劲 劲敌 疾风劲草 实力强劲
B. 鲜(xiān) 新鲜 鲜有 鲜为人知 数见不鲜
C. 作(zuò) 作客 振作 认贼作父 自作自受
D. 提(tí) 提炼 提防 提纲挈领 耳提面命
8、贯,就是贯通。古人在文章中经常使用一些修辞,如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悲”,既指“物”,也指“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翻译,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优美。再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至尊”与“敲扑”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至尊”代指帝位,“敲扑”代指刑罚,这两句可以翻译为:“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文言翻译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抓住特点,分类剖析,正确运用翻译方法,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显现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以及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同时翻译出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真正做到文言文翻译的“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7、调,就是调整。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词序、特殊句式(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予以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可调成“蚓无利爪牙”的形式。“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1997年高考题),翻译为:我羞于在地下看到释之、辛毗。“于地下”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要调到前面去。
6、补,就是增补。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常见的省略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等,翻译时应根据语义补出,并将其加上括号。例如:“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1999年高考题),应翻译为:(苏琼)亲自从(有粟人家)那里借来粟给饥饿的人。再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翻译时就要把“逝者”“盈虚者”的中心词和“斯”“彼”指代的内容补出来。此外,文言文中词语活用时,也应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内容。如:(1992年上海高考题)“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该句中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于意动用法,翻译时应增补为“以……为”(把……看作)。
5、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之”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作句中语气助词,二者均无实在意义,也应删去。
4、拆,就是拆解。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去解释。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中的“无聊”,“无”是“没有”的意思,“聊”是“依靠”的意思。而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