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7438  427446  427452  427456  427462  427464  427468  427474  427476  427482  427488  427492  427494  427498  427504  427506  427512  427516  427518  427522  427524  427528  427530  427532  427533  427534  427536  427537  427538  427540  427542  427546  427548  427552  427554  427558  427564  427566  427572  427576  427578  427582  427588  427594  427596  427602  427606  427608  427614  427618  427624  427632  447348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点拨:最后一句的问号,表达了内心的无限忧虑,似是设问又具有强烈的反问语气,感情强烈、充沛。

问题导引

1.《沁园春·长沙》上阕写了什么?下阕写了什么?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

提示:上阕主要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的深秋景色,并且即景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侧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肩荷着历史的重任,主宰着民族的命运,指点着祖国的江山,豪情满怀,壮志凌云。同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上阕写景是下阕抒情的基础,下阕抒情则是上阕含蓄情感的直接再现、升华。

试题详情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点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

试题详情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试题详情

3.分辨词义

   寥廓·辽阔

   都是形容词。“寥廓”的意思是高远空旷,侧重于立体的范围。如:视野寥廓、寥廓的天空。“辽阔”的意思是辽远广阔、宽广空旷,侧重于指平面的范围。如:辽阔的土地、辽阔的海洋、幅员辽阔。

   峥嵘·狰狞

   都是形容词。“峥嵘”的意思是:①高峻。如:山势峥嵘。②比喻才气、品格等超出寻常,不平凡。如:头角峥嵘、峥嵘岁月。“狰狞”的意思是面目凶恶。如:狰狞可畏。

   激扬·激昂

   “激扬”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意思是:①激浊扬清。如:激扬文字。②激动昂扬。如:激扬地欢呼。③激励,使振作起来。如:激扬士气。“激昂”则只可作形容词,意思是:(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如:群情激昂。

   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

   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挥斥方遒:奔放,有力。

   指点江山:评论天下大事。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试题详情

2.识别字形

         

试题详情

1.识记字音

子洲(jú)     百(gě)      寥(kuò)     来(xié)

(róng)     挥斥方(qiú)    浪飞舟(è)

试题详情

9.解释下列词语。

(1)寥廓:

(2)苍茫:

(3)沉浮:

试题详情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2)__________________,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答案:(1)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2)天若有情天亦老

(3)绝知此事要躬行

试题详情

6.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本词的上阕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是(   )

A.立、看、染、争    B.染、争、击、翔

C.立、透、竞、问    D.看、流、击、竞

解析:B项所列的几个词非常富有韵味,写出了作者眼中的景物在霜天里“竞自由”的迷人景象,传神、生动而韵味十足。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