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7452  427460  427466  427470  427476  427478  427482  427488  427490  427496  427502  427506  427508  427512  427518  427520  427526  427530  427532  427536  427538  427542  427544  427546  427547  427548  427550  427551  427552  427554  427556  427560  427562  427566  427568  427572  427578  427580  427586  427590  427592  427596  427602  427608  427610  427616  427620  427622  427628  427632  427638  427646  447348 

6.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定会使房屋蓬荜生辉.

B.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C.小王尽管只有35岁,但由于其技术精湛,工作认真,深受全厂工人的好评,已成为工厂的中流砥柱.

D.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多次,虽屡试不爽,但他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把实验进行到底,终于取得了成功。

试题详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残酷、最强大和最无情的敌人

②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

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

④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

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

A.①⑤④③②  B.②④①⑤③

C.④②③①⑤  D.①②④③⑤

试题详情

4.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当前经济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病没有消除.  ,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  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能实现.

A.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 B.虽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C.尽管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 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有 才

试题详情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他们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  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三峡工程  十月十五日,已完成总工程的85%.

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   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先哲的睿智。

A.截止  遏制   流泻    B.截至  遏止 流泻

C.截止 遏止 流逝  D.截至 遏制 流逝

试题详情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苍茫  寥廓  榆阴 中流砥柱

B.斑斓  寂寞  笙箫 残羹冷炙

C.花瓣 漫溯  眷属 铜枝鉄干

D.寒暄 缔造 凄婉  意气风发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橘子  百舸争流  峥嵘 挥斥方遒

B.遏止 璀璨 漪沦 春意盎然

C.罗绮 青荇 浮藻 数见不鲜

D.倾圮 枯槁 踟蹰 佝偻 慰藉 流岚

试题详情

5.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1)整句与散句相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2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参考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去向老师学习,这些疑惑的问题便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出生比我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拜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地位低贱,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跟从老师求学的传统没有人继承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难得很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还要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比圣人差得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所以聪明的人就更加聪明,愚蠢的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人们喜爱自己的孩子,选择合格的老师来教育他,对于他们自己呢,却把拜师求学当作不光彩的事,真是糊涂啊!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这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断句停顿不理解,向老师学习,疑惑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地方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认为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拜师学习的传统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看不起他们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反而赶不上他们,这很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学习过,不受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束缚,向我求学。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人拜师求学的传统,写了这篇《师说》赠给他。

试题详情

4.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提示: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

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试题详情

3.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提示: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试题详情

2.本文阐述了教师的哪些方面的问题?

提示:(1)教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3)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