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
提示:“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变成无用的东西,然后则死去。我看见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叶子的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
“……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于是大自然会报复人类,于是“……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就要来临的拾遗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点拨:这是一组并列的句子,各分句之间用分号。值得注意的是,用分号必须先用逗号,再用分号,这样才能层次分明,符合句子停顿的长短顺序。
问题导引
1.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提示:从前认为自然界是被人类明智而高效地利用的,是应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大的善,这种“善”即是认为狼是坏的捕食者,吃掉了对人们有用的鹿,该杀。
“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我们憎恶狼,是因为它伤害过人类,我们对此总是念念不忘,但我们反过来想想,我们人类伤了多少只狼呢,却不曾有人提起。我们总讲人类有情,有怜悯心怀,讲求“道德伦理”,但当十余种狼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当T型台上的裘皮大衣满世界地招摇时,我们还有何面目向大自然说人类敬天惜物?我们跟纳粹点的人皮灯又有什么两样呢?物极必反,人类终究会为这一切付出高昂的代价的。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点拨:自然的法则在自然界最真实,荒野所给予人类的警示是无声的,这需要我们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胸怀去感悟、去理解,并且拿出实际的行动来改变自身存在给大自然带来的巨大危害,这里作者以含蓄而又深刻的语言向人类发出了警告。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他的《沙乡年鉴》被美国人视作是与《瓦尔登湖》同样具有伟大影响力的经典。1887年利奥波德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由于受喜欢打猎的父亲的影响,童年的利奥波德就培养起了对大自然的兴趣。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沙乡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我的妻子、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通过野生生物的耕耘管理而发现了某一种或另一种深刻的满足感。”正如梭罗把他在瓦尔登湖畔的躬耕与沉思写进了《瓦尔登湖》一样,利奥波德在沙乡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一书。1948年4月,利奥波德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扑救邻界农场大火的途中,他没有能够看见《沙乡年鉴》的问世。
3.分辨词义
缺点·缺陷
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淹没·湮没
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如:掌声淹没了他的讲话。“湮没”是埋没的意思,如:湮没无闻。
启事·启示
启事指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如: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这里用作名词。)
启示·启发
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喜气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2.识别字形
1.识记字音
嗥叫(háo) 拾遗(yí) 毛骨悚然(sǒng) 不堪教育(kān)
驯服(xùn) 蠕动(rú) 饿殍(piǎo) 艾蒿(ài hāo)
3.师: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上有何区别呢?
生: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融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
师: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单元“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生: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
生: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2.师: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生: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师: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
生: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
生: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
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生: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成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师:文章末段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那么,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含意?
生: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1.师: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体会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师:面对这声狼嗥,作者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生: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鹿、松林、郊狼,另一类是牧牛人、猎人,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