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辜负 作崇 溯造 自欺其人
B.提纲 融洽 脉搏 拭目以待
C.精悍 奥秘 隔漠 茫然失错
D.通碟 汲取 隐弊 百舸争流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鬈(quán)曲 遒(qiú)劲 暌(kuí)违 纤纤(xiān)
B.青荇(xíng) 絮聒(guō) 鞭笞(chī) 觌(dú)面
C.愀(chǒu)然 江渚(zǔ) 譬(pǐ)如 劳什(shé)子
D.箱箧(jiá) 蹇(jiǎn)滞 涟漪(yí) 金钏(chuān)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国饥荒,臧文仲对庄公说:“与邻国结好,取得诸侯的信任,用婚姻关系来加强它,以盟约誓言来巩固它,本(就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急难。铸造名贵的钟鼎器物,贮藏珠宝财物,本(就是)为了(救助)百姓的困苦。现在国家遇到了困难,您何不用名贵的钟鼎器物(作抵押)向齐国请求购买粮食呢?”庄公说:“派谁前去?”(臧文仲)回答说:“国家遇到饥荒,卿大夫外出求购粮食,是古代的制度。我充列卿位,请派我去齐国。”庄公派遣(臧文仲)前往(齐国)。
(臧文仲的)侍从说:“国君没有指派您,您(却)主动要求任务,难道不是自己找事吗?”文仲说:“贤明的人争担危难的重担而谦让平易的事务,当官者应该敢于担当事情,不逃避危难,在高位者应该体恤百姓的忧患,这样国家才能不违秩序。现在我不去齐国,就不是争担危难的重担了。处于上位而不体恤百姓,当了官而又懒于理事,不是臣子侍奉国君(所该做的)。”
文仲用鬯圭和玉磬(作抵押)到齐国求购粮食,说:“天灾流行,殃及我们国家,饥荒降临,百姓羸弱,生命受到威胁,很怕因对周公太公的祭祀匮乏、给王室的贡品难以供应而获罪。(所以)不敢再珍惜先君的宝器,请求交换(贵国)积余的陈粮,来减轻(贵国)管粮人的负担,从而解救我们国家,使(我们)能担当(祭祀和朝贡)的职守。不仅我们国君和(我们这)两三个臣子领受到您的恩赐,就是周公、太公和天地间的所有神祇也靠这可以继续得到祭祀!”齐人退还了臧文仲宝器,把粮食卖给了他。
晋文公削减曹国的封地,把(它)分给各诸侯国。鲁僖公派臧文仲去(受领),(臧文仲途中)住在重馆。重馆的看守人(对他)说:“晋国刚刚称伯,想加固诸侯(对它的信服),所以削减有罪的曹国的土地分给诸侯。诸侯没有不希望分到土地的,都想要亲近晋国,都会争先恐后;晋国不按照原来的等级次序(来分配),也一定会亲近先去的人。您不能不火速前去。鲁国按等级次序(本来就)在前面,又能抢先到达,诸侯难道谁还能企望(与鲁国相比)?倘若(您)稍稍歇息,恐怕就来不及了。”(文仲)听从了他的建议,在诸侯中分得土地最多。回(到鲁国),复命后,(文仲)为看守人请功说:“(分得的)土地多,是重馆看守人的功劳啊。我听说:‘善行彰明昭著,即使身分低下也应该奖赏;恶行得到证实,即使地位高贵也应该给予惩罚。’现在(由于看守人的)一句话而扩大了国家疆土,他的功劳再明显不过了,请(您)奖赏他。”(僖公)于是(把这个看守人从仆隶中)提拔出来,赐给他爵位。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27、 ④ ⑦ ⑤ ① ③ ⑥ ② (3分,有两个句子相连就给1分)
25、王昭君徒有绝世美貌却不为君主所知,只能孤独地留在大漠守望故土;诸葛亮以惊世才华创造一番伟业,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难以力挽狂澜,却仍然留下千古美名。杜甫才华横溢,具有和孔明一样建功利益的雄心壮志和鞠躬尽瘁的决心,但同时又有如昭君一般不能为明君所识的失意与寂寥。诗人在书写这两位古人事迹的同时也写出了交织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向往与落寞。
24、D
23、不同意。群山起伏,万壑争流,直赴荆门山。本句描写通过一个“赴”字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雄伟的山川是远嫁异域的昭君坚强性格的象征!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16、处于上位而不体恤百姓,当了官却又懒于理事,不是臣子侍奉国君(所该做的)。
15、不懂得断句,不能解答疑惑,有的方面从师学习,有的方面不从师学习。
14、所以无论地位高低、年龄长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