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7964  427972  427978  427982  427988  427990  427994  428000  428002  428008  428014  428018  428020  428024  428030  428032  428038  428042  428044  428048  428050  428054  428056  428058  428059  428060  428062  428063  428064  428066  428068  428072  428074  428078  428080  428084  428090  428092  428098  428102  428104  428108  428114  428120  428122  428128  428132  428134  428140  428144  428150  428158  447348 

19.默写。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     。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2)武既至海上,      ,            。(《苏武传》)

(3)以精铜铸成,       ,        ,        ,     。(《张衡传》)

(4)长吉细瘦,       ,       ,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李贺小传》)

试题详情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试题详情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郎中 B.未尝得题然后为诗

C.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试题详情

6.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试题详情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故令人持璧归,至赵矣   B.得夜汉使

C.均之二策,宁许以秦曲   D.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试题详情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C.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D.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

试题详情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与:比……怎么样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佯为:装作

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 信然:相信是这样

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政理:政治清明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