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作者认为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偶然,由一个极细小的事件造成的,其实,偶然中蕴涵着必然的因素在。从文中可看出,追求虚荣是当时整个社会的风尚,从她本身看,她追求虚荣的性格执着不变,因此她的悲剧是必然的。
因此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既是性格悲剧,又是资产阶级追求虚荣、崇尚奢华的必然产物。如果说丢项链是偶然的,那么她的悲剧则是必然的。这篇小说是通过一个偶然的可悲的故事来揭示追求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必然的可悲命运,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诅咒和嘲弄。
丰满的形象
小说塑造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很丰满,富有立体感,给读者的感受是活生生的人,引发读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1.小说展现了玛蒂尔德复杂的性格:她有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消极一面,又有恪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成耐劳的可贵一面。
作品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玛蒂尔德品尝十年的艰辛才发现那是假的,悔恨、辛酸也会一齐涌上心头。读者也深感惋惜、不平,总觉言犹未尽。正因如此,才引来了许多的读者续写。
这样的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同时小说的结尾不仅是一个深刻的悬念,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是对玛蒂尔德追求虚荣的极为强烈的讽刺。
这个故事中有两处重要的曲折波澜:故事中问,玛蒂尔德参加晚会大出风头后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另一处是故事结尾,玛蒂尔德经历十年磨难,赔偿了巨额债款后,乃知所丢的项链是假的。小说这两处都可以看作高潮。小说的结尾是情绪高潮,丢项链则是情节高潮。
小说的高潮是揪住读者的心的重要环节。
[资料链接]
“高潮这一概念不局限于故事情节和人物,作者与读者在情绪、感情、兴趣、思想上的矛盾性有关,人物情绪的高潮,不见得和事件的高潮同步,前者和后者往往有所谓焦点错位。”(王朝闻)
项链是赝品,直到最后才道破,不仅使主人公大吃一惊,也使读者感到十分以外,但仔细想想,看似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文中,作者不止一次地做了巧妙的暗示。
借项链时,女友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已表明项链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帐薄”,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这就说明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
这样描写就更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深思。
莫泊桑是怎样学会写小说的呢?
据说他的老师福楼拜曾教给他一个写作的秘诀。福楼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是莫泊桑母亲的朋友。莫泊桑从小就喜欢写作。有一次,他把自己准备写的短篇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这些故事都是他坐在屋子里编的。福楼拜听了以后,告诫莫泊桑:“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故事,你每天骑马到外面去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来。”莫泊桑是个聪明的人,他立即领悟了福楼拜的意思,那就是要让他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练好这个写作的基本功。莫泊桑遵照福楼拜的劝告,天天跑出去观察,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练出了敏锐的观察能力,终于写出了小说《点心》。
莫泊桑后来成了著名的小说家。当别人请他谈创作经验时,他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说了下面一段话:“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星半点未被认识过的特点。我们要去发掘它。”
观察,这就是莫泊桑从福楼拜那里学来的一个写作秘诀。
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l.补充注音、释义
[体面]有面子。[门第]家庭地位、资产状况。 [佳肴]美味的菜肴。[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出了很大力气。[请柬]请帖。[积攒]积聚,积蓄。[寒伧]粗俗,寒酸。[艳压群芳]]艳,指容貌艳丽。芳,比喻美女。容貌艳丽远远超过很多美女。[垂涎(xián)欲滴]涎,口水。形容非常羡慕的样子。 [压根儿]根本上。[ 自惭形秽(huì)]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面面相觑(qù)]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惶惶不安] 内心害怕,十分不安。[贸然]冒失或轻率的样子。
2. 感知文本内容
小说叙述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故事。她一心向往上流社会,在接到晚会的请帖时,懊恼、发愁,因而借了别人的项链,结果在舞会上大获成功,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运。她用十年的青春赔了一挂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
故事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部分展开。
序幕:静态介绍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着力写她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生活的梦想,以及这梦想不能实现带来的苦恼。
开端:她收到晚会的请柬,忧喜交加,心想抓住这一机会去上流社会风流一番,但因缺少漂亮的衣服、首饰而苦恼。
发展:玛蒂尔德从女友那儿借了一挂项链,欣喜若狂,她在晚会上受到追捧,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
高潮:玛蒂尔德在匆忙离开晚会时,丢了项链,一下子跌进惊恐的深渊。
结局:玛蒂尔德丈夫为赔偿项链而倾家荡产,玛蒂尔德跟丈夫一起用10年的青春偿还债务。
尾声:玛蒂尔德遇见借项链的女友福雷斯蒂埃太太,才知道当初所借的项链是假的。
l 画出结构简图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 ↓ ↓ ↓ ↓ ↓
做梦想→得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明项链
[思路探微]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叙述了主人公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的故事。
3.说说你从文中感知到的主人公形象
甲生说:分析小说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我们看到,“失项链”“赔项链”使十年前的玛蒂尔德和十年后的玛蒂尔德的形象大大不同,人们喜欢她后期的形象。
对玛蒂尔德的评价,人们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可以理解的。文学形象的内涵是发展的,也是丰富的,十年前与十年后的玛蒂尔德有天壤之别。除了虚荣的马蒂尔德,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真诚的、负责任的、勇敢的马蒂尔德。不同时代、时期,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差别也很大。作品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是活生生的,是切合生活实际的。
从文中感知主人公形象--
形象的内涵
评论的依据
作者的观念
评价的标尺
让我们用鉴赏式的语言说说吧!
乙生说:小说写玛蒂尔德“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句话中的“也”字告诉读者,她未能凭借自己的美貌跻身于上层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处境。是“金钱”的围墙把她挡在了上流社会的圈外,那种“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只能在梦中享受。
因为她“美丽动人”,按照当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她具有优越的“出身”和“资本”,“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而她的这种心理正是她的悲剧。
丙生说:当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她感慨的是,女仆只能做“琐碎家事”,她感慨自己家境的平民化。
小说中写了她七个“梦想”。我看,追求幸福生活本身无可非议,但她不切实际,仅仅只能是“梦想”; 而她的“陶醉”是一种虚假的,稍纵即逝的假相;一个“逃”字更形象地说明说明她的虚荣心。
丁生说:“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可以选择选择骗、偷、逃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她选择了“赔”,说明了她人格的自尊、诚实。“赔项链”使玛蒂尔德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一个飞跃。
戊生说:从她的“借项链”中,我们看到,她的“梦想”与追求实际上是希望自己的人格得到别人的尊重;她并没有利用姿色去沉沦,只是“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她的“迟疑”说明她对丈夫的了解,表现出她的善良。
己生说:可以这样归纳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①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②她性格的弱点。因而可以说,玛蒂尔德的悲剧,既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至于如何评析玛蒂尔德形象的意义,应当注意到以下三点:
1.“文学就是人学”,是艺术地再现真实的生活,因此人物形象、小说主题也正如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2.莫泊桑虽然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受自由主义“纯客观”主张的影响,有时对所描写的事务缺乏明朗的态度,限制了思想的深度,削弱了批判的锋芒。
3.“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需要角度去评判。
[领悟内涵]
作品通过叙述玛蒂尔德的故事,展现了法国19世纪下层社会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对小人物的爱慕虚荣心理做了善意嘲讽。
精读课文·品析鉴赏
[鉴赏菜单]
细腻的描写
巧妙的构思
丰满的形象
让我们客观评述吧!
细腻的描写
小说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玛蒂尔德,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等。用的最多的,也是最典型的是心理描写。
序幕部分写她的七个“梦想”:她“梦想”幽静的厅堂及装饰;“梦想”宽敞的客厅及陈设;“梦想”和最亲密的男朋友在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闲谈;“梦想”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华贵的壁衣;“梦想”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写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贵夫人生活的心理。本部分着力写女主人公的梦想、苦恼,揭示了她这样的心理:自恃面貌标致,人品出众,渴望过上流社会那种奢华的生活,希望自己成为男人们追求的目标,女人们羡慕的对象。然而现实生活束缚了她,因此,她只能在梦想中获得一时满足。
接请柬部分,写玛蒂尔德接到晚会的请柬后的表现。玛蒂尔德只有在拆信封时短暂的“高高兴兴”,接下来便是“懊恼”“恼怒”和“不耐烦”。这种情绪的变化在玛蒂尔德身上表现出来,并不矛盾。因为请柬给她带来在上流社会风光一番的机会,但穿戴的寒酸又令她苦恼不已。最后硬从丈夫手里抠出四百法郎添置衣裙。这又让我们再次认识了她的爱面子、好虚荣的特点。
舞会部分写一连用了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她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简直有些飘飘然了。作者连用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得到梦想的东西而兴奋激动到疯狂地步的心理状态,充分揭示了她追求豪华生活,爱慕虚荣的思想品质,同时又为丢项链埋下了伏笔。
十年艰辛部分中的一个“回想”:十年艰辛并没有使玛蒂尔德彻底抛弃虚荣,可见其虚荣心是如何深入骨髓。
作者极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用“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现她摆脱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而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这种虚荣心预示了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性。
心理描写的目的就在于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而本文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细腻的描写,惟妙惟肖地揭示了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突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征,这一点本文极为成功,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造诣,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巧妙的构思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主要体现在小说构思的精巧上。
这篇小说的构思独特之处有: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但有一次,他在给别人改诗的时候,却出现了失误。
据说,当时南方的一位文人写了一首诗,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王安石看了以后,觉得十分可笑。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狗又怎能卧在花心呢?于是他信手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他自以为改得很好,实际上改错了。
原来,诗作者的家乡有一种小鸟叫“明月”,它叫的声音婉转动听;还有一种昆虫,叫做“黄犬”,它常在花间草丛中飞来飞去。
王安石不了解这些自然现象,结果改错了。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是进行写作训练的一项基本功。一个人的生活知识总是有限的,调查研究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知识,为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只有注意调查研究,才不至于因为主观猜想而闹出笑话来。
高一年级实验班语文练习卷
1、D(A、劲 jìng。 B、圮 pĭC、溯 sŭ)
2、C(A、沧-苍 B、傍-仿 D、腹-腑)
3、A (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彷徨: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斥骂:责骂,带有斥责、怪罪的意思。叱骂:责骂,强调声音大。)
4、C(A、铤而走险: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用于“酒后驾车”程度过重。B、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形容人。D、蔚然成风,与“热情 ”搭配不当)
5、D(A、“辨认”与“热点、脉搏”不能搭配。B、成分赘余, “成为”与“当做”重复,删除其一。C句式杂糅)
6、(1)①《礁石》借物象--礁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借塑造人物形象大堰河来表达观念、抒发感情。②表达了诗人对礁石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2)《礁石》塑造的长年在狂风巨浪的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7、(1)怅寥廊 问苍茫大地 (2)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3)一年一度秋风劲 寥廓江天万里霜 (4)芭蕉不展丁香结
8、在荷蕾上,立一只红蜻蜓;在夕阳里,点点鸦的影儿;在母亲眼角,挂一滴照见游子的泪。
9、泥潭中的蛙,当你只欣赏自己呜唱时,艺术的天使就离你更远了。
10、纸伞 正面:在烈日和暴雨中,总是你给人们最好的关怀。
反面:因为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注定生活在逆境。
11、D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过失)
12、D(乃:于是,就。A、介词,按照;介词,用。B、介词,比,介词,到。C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项伯 )
13、D (A、古义:指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含义:不包括家人。B、古义:到;含义:表示另提一事。C、古义:发表言论;含义:进行宣传的文告)
14、D(“他就派巫者去杀了他们”错。)
15、①诗歌衰老、朽蚀,失去生命力 ②因为它们没有成为人们灵魂的一部分。
16、①有了时间距离,就会对诗的年龄及生命力产生敬畏。②唐诗宋词至今仍焕发旺盛生命力,引起读者共鸣。
17、它能深化我们对人事的体察,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赋予生命以更浓厚的意义。
18、①区别:重读悬念小说恐会失去初读时的奇妙感受,诗歌却并非如此。②原因:诗人高度敏感之情感酒窑里酿制的诗句能抵御心灵麻木;读诗本身也能使自身魅力深化与升值。
19、6分)
18、(4分)
17、(5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