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A.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B.此臣所以日夜切齿拊心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huáng) 橘(jú)子洲
B.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qǐ) 瓦菲(fēi) 寥廓(kuò)
C. 戮(lù)没 忤(wǔ)视 惆(chóu)怅 瞋(chēn)目
D.凌侮(wǔ) 漂泊(bó) 漫溯(màn sù) 笙箫(shēng xiāo)
勾践灭吴是春秋末期的著名历史事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迹也激励了无数后人。请你在课外搜集相关资料,试写一篇对勾践这一历史人物的评论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3、根据选段内容,试分析勾践战胜吴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勾践在国之父兄第一次请战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答应,而是说“姑无庸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解释下面词语:
(1)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 致: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蕃: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2)三年释其政
3、请概括这一段中勾践为了复仇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用原文加以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1、解释下面词语:
(1)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
(2)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资:
(3)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无乃:
2、翻译下面句子:
(1)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说明文种在这里用“贾人”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字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B乃号令于三军曰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C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D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