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8461  428469  428475  428479  428485  428487  428491  428497  428499  428505  428511  428515  428517  428521  428527  428529  428535  428539  428541  428545  428547  428551  428553  428555  428556  428557  428559  428560  428561  428563  428565  428569  428571  428575  428577  428581  428587  428589  428595  428599  428601  428605  428611  428617  428619  428625  428629  428631  428637  428641  428647  428655  447348 

14.和例句中“夫”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夫战,勇气也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A、①⑥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试题详情

13.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晋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扎)

B.公从之,曰  (辞,推辞)

C.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D.使杞子、逢孙、杨孙之  (戍,防守、守卫)

试题详情

12.对《枫桥夜泊》和该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枫桥夜泊》写当时江南水乡秋夜之静谧与旅人无限的愁绪。

②该文作者“伫立于枫桥头”于黄昏里听钟声,则是赞美钟声之美,赞美钟声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认为它成为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一个侧面。

③“诗,在钟声里活着;钟,在诗句里响着。”这主要是说《枫桥夜泊》问世后,此诗和寒山寺的钟声也就闻名遐迩,千古流传。

④作者“伫立在联系古老历史与遥远未来的诗行上”,意思是说今人还会以寒山寺钟声为题材,写出许多优秀的诗篇来。

⑤作者在末段将黄昏的“苍穹”比做“一座大钟”,并想像“我是一只悬挂的钟锤吗?”这样写是暗示读者:寒山寺如此有名,为何不像作者那样去那里游赏一番,并执锤一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试题详情

11.文中有“历史在浇铸它时渗进了诗”的句子。这“诗”即《枫桥夜泊》,其作者是唐代的;原诗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下边哪一项填入①②两处是正确的   (   )

A.杜甫,天寒日暮山谷里        B.杜牧,仙掌月明孤影过

C.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        D.王维,九天闾阖开宫殿

试题详情

10.这是一首散文诗,其抒情的主体是             (   )

A.钟        B.古钟       C.钟声       D.寒山寺的钟声

试题详情

8.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思  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迎面而来的是“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它们打破了界限把几种“思念”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诗产生朦胧、深远的意境。

B.“思念”虽是抽象的思维,无法具体把握的感觉,但是我们通过这四个意象,分明看到了人物因思念而产生的焦灼、烦躁、惆怅、失意等情思。

C.二节通过两个比喻说出了时间的缓快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那种焦灼感受和迫切感受。

D.全诗写“思念”,却不著一字,言约意丰,将人物的那种直率、坦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试题详情

7.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试题详情

6.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试题详情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诗歌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心目中,“你”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想象中凸现出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