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对下列词语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5分)
[ ]
3.语言描写是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之一,请分析下面这段语言描写。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五位青年妇女虽然有着共同的愿望,但语言表达方式不相同,从语言上又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A.心直坦率 B.性急,侥幸心理 C.机敏多智 D.害羞忸怩 E.心细成熟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均正确的一项是:( )
A.掂(diàn)记 吆喝 织布穿唆 掠(lüě)着水面
B.柔滑休长 膝(qī)盖 奔(bèn)着 窜进
C.吮(shǔn)吸 摇橹 横(hèng)样子 撅嘴
D.淀水涨(zhàng) 脸红涨(zhàng) 藕断丝联 隐蔽
课堂小测
1.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
A.细腻(nì) 硝(xiāo)烟 凫(niǎo)水
B.撅(juē)着嘴 打点(diǎn) 脱缰(jiāng)
C.菱(líng)角虾 虾篓(lǒu) 苇(wéi)眉
D.吮(sǔn)指头 嘱(zhǔ)咐 白洋淀(diàn)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说“我非画家”是由于他已离开绘画而步入了文坛,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比绘画大。
B.第三段“真正的画”指的是完成了绘画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的、体现了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存在于作者心中的画。
C.“……仿佛指尖碰到恋人的手臂”,比喻艺术表现欲望在得到充分发挥后的最佳感觉。
D.本文运用比较手法纵谈了绘画与文学创作的内在联系,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息和哲理色彩。
E.本文语言流畅,挥洒自如。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乃至文言词语句式都起到了较好的表达作用。
4.作者“为文”与“作画”的目的有何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中写道“画非画,文非文”。为什么“画非画”?为什么“文非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说“文学的思维也包含着绘画的思维”,作者认为文学思维与绘画思维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三段“画者练就一双画眼”中的“画眼”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