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在横线上填入适当语句,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1) ;它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2)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2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3分)
据《京华时报》11月12日报道,记者从北京市建委获悉,采集有房主指纹和照片的新型房产证已在延庆试点,今后这一技术有望推广到通州等其它区县。
延庆县建委介绍,这种与众不同的房产证,以肖像数码密押防伪条的形式为居民的房产“加了把锁”,以保护居民房产产权安全,防止暗中过户现象。在这个肖像数码密押防伪条上,左边储存了两枚产权所有人的加密指纹条码,中间是光学“闪烁”水印.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号.证件编号.受理编号和权属人肖像照片,右边是包含证件内容和产权人加密彩色照片的条码。
有了加密房产证后,今后市民在进行房产交易时,持证人须亲自到场,工作人员将开启专业设备,查看现场持证人与《房屋所有权证》上密押膜的数码肖像是否一致,并鉴别现场持证人的指纹与房产权属登记的是否吻合。肖像.指纹验证成功后,方可进行房产交易。
18、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⑵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⑶故国神游,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⑷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⑸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 。
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准确的是 ( )
A、率赂秦耶 率:一概,大都
B、戍卒叫,函谷举 举:攻占
C、思厥先祖父 厥:想念
D、不霁何虹 霁:雨过天晴
12、下列各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则足以拒秦
B、齐人勿附于秦 多于在庾之粟粒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后人哀之而不鉴
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杳不知其所之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未云何龙 ②辇来于秦 ③族秦者,秦也 ④朝歌夜弦 ⑤李牧连却之 ⑥始速祸焉 ⑦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 /②③④ /⑤ /⑥⑦ B、①③ /②④ /⑤⑥⑦
C、① /②③④ /⑤⑥⑦ D、①③ /②④ /⑤ /⑥⑦
14、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可谓智力孤危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A.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B.斯用后之效也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杳不知其所之也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苏洵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B、杜牧以《阿房宫赋》借古讽时,即借秦始皇荒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当朝皇帝唐敬宗大修宫室。前半部分重在描写,后半部分重在议论,最后一段意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指出“后人”(指当时统治者)如不知借鉴,必将重蹈历史的覆辙。
C、苏洵的《六国论》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并分析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D、《六国论》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
第Ⅱ卷
(一)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