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8778  428786  428792  428796  428802  428804  428808  428814  428816  428822  428828  428832  428834  428838  428844  428846  428852  428856  428858  428862  428864  428868  428870  428872  428873  428874  428876  428877  428878  428880  428882  428886  428888  428892  428894  428898  428904  428906  428912  428916  428918  428922  428928  428934  428936  428942  428946  428948  428954  428958  428964  428972  447348 

5.“辩白”重在于“白”,说明事实,一般指在被误会或指责的情况下进行分辩,使真相大白。“辩解”重在于“解”即分辩解释,说明见解或言行是正确的或错误不是那么严重。故选“辩解”。

试题详情

4.“何况”表递进,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前面可加“更、又”;前一分句常用“尚且、都”呼应;多带有反问语气,也可用于陈述句中;“况且”表递进,表示后面进一步陈述或追加理由。故选前者。

试题详情

3.“置疑”指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指提出疑问,原句为否定句,选前者。

试题详情

2.“起哄”指胡闹,捣乱,或者许多人向一两个人开玩笑,而“起轰”为生造词,故选前者。

试题详情

1.“鲸吞”有以强吞弱、以大吃小之意,与“国家资财”不搭配,而“侵吞”与之搭配合适,故选“侵吞”。

试题详情

怅  畴  彩  醇  刹  牒  迭 掂 戴  谛  诋  订 噩  辐  赋  妨  费  砝  返 分 

试题详情

瞠 chēng  骋 chěng 笞 chī 侈 chǐ  褫 chǐ 饬 chì啻 chì 炽 chì 憧 chōng忡 chōng

淙 cóng 黜chù 绌chù 攒cuán 椎chuí 揣 chuǎi辍 chuò 啜 chuò  绰 chuò

试题详情

鲁相嗜鱼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心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今文撷萃]

我与罗丹

   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的一生的关键。

   有一次,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大谈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一再反对他的意见,认为罗丹实在可与米开朗基罗媲美。

   但是,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罗丹那里的时候,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因为我在他们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不过,最伟大的人毕竟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过身来注视着我说:“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星期天,你能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吗?”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含有激励之意的凝视,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里,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来。

   “这是我的近作。”说罢,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像,十分美好。“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审视之后,便低声说:“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看了又看。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光;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再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正在创世的上帝。

   最后,他扔下刮刀,像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时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便转身向门口走去。

   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什么,立即回过头来,瞠视着我。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激地紧握着。

   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时间学到的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省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到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能够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请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段文字谈谈自己的认识。300字左右。

[名著探微]

鲁宾逊漂流记

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宾逊却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阶级者形象。

小说讲述了英国青年鲁宾逊不安于中产阶级的安定平庸生活,三次出海经商的故事。因遇海盗被摩尔人掳住,做了几年奴隶后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为解决劳动力缺乏问题,在去非洲贩卖黑奴途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座无人荒岛。小说主要写他在岛上28年的生活。他战胜悲观情绪,建住所、制器皿、驯野兽、耕土地,用各种方法寻找食物。终于战胜自然,改善了生活环境。在第十七年救了一个土著,经训练成为自己忠实的奴仆。后又获得新的居民,成为该岛的统治者。最后乘英国商船回国。作品歌颂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冒险进取的精神,在歌颂人和自然界斗争的同时又极力美化殖民掠夺行为。在这种极度与世隔绝,又需要与大自然博斗的情况下,他必须尽力让自已保持理智。他在岛上将一个当地土著由食人族手中救出,而当他在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宗教与文化的人时,第一个反应是要取得优势地位。因此他将土著取名为星期五,而且叫他称呼自己为“主人”。星期五是被族人当成祭祀品带回到原来的部落。随著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鲁宾逊因这个土著而改变了自己。也由于他们之间的友谊他才得以存活下去,不幸的是星期五最后被奴隶贩子射杀,鲁宾逊在两年的流浪生涯之后带著对这段友谊的怀念及一个全新的自己回到了家乡,并重回世界。鲁宾逊成为资产阶级企事业家的英雄典型。

人物形象:是一个具有典型性格的主人公,他不满足现状不停地追求,热爱劳动,刚强不屈,坚毅不拔,他是新的人物形象,是中小资产阶级心中的英雄人物。

第二天

[语言快餐]

试题详情

4.勿以恶小而为之,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古韵飘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