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依次填写下面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要求一个人应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②勇于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
③是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
④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⑤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⑥做到自尊、自爱、自强、自律
A.③⑤①②⑥④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③①②④⑥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因为本子做的很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D.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子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为保持北京古都的风貌,在北京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新的建筑应以故宫与皇城为中心向外分七个层次逐步提高。
C.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地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班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远离家乡和父母,班主任无所不至的关怀,使每一位同学都感到家的温馨和父母般的爱。
B..恐怖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全世界一切正义的力量是决不会向他们妥协的。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祖国和社会多作贡献。
D.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惆怅 榆阴 颓圮 风华正茂 旁征博引
B.屠戮 和蔼 洗涤 干练坚决 直接了当
C.精悍 鞭笞 真谛 中流抵柱 淋漓尽至
D.瓦菲 自刎 菲薄 惮精竭力 骇人听闻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创伤(chuāng)喋血(dié)解剖(pōu)殒身不恤(xù)
B.宫阙(què)濡缕(rú) 卮酒(zhī) 我为刀俎(zǔ)
C.寥廓(liáo)漫溯(sù) 浮藻(zǎo)自怨自艾(ái)
D.叱咤(zhà)窒息(zhì) 莅临(lì)婆娑起舞(suō)
21、物联网将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联网将全面影响人们生活/物联网将在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16.(4分)C D(A王昌龄因浪漫引发了豪壮的情怀;B是为了阐释“语文从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这一观点;E未运用“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17(4分)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古人的浪漫情怀;并为“语文,从远古走来,从蛮荒走来,从我们祖先浪漫的心灵中走来”作铺垫,同时,与上文的“遥远”和标题中的“天生”一词相照应。(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其作用,回答出一个角度且言之成理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答:AC ?? 解析:A项“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一句可知; C项“《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误,原文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意思。 19、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4分) 20、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无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4分)
15.⑴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⑵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⑶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⑷ 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⑸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13、 ①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 ②龚遂于是打开地方的粮仓,借给贫苦百姓
14 ① “梅残”渲染了一种萧索破败的环境氛围,“柳”和“留”谐音,在此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意,词中的这两处写景皆言在意外,借景抒情,从而把这种离愁写得含蓄深沉,让人感叹。
② 本首词中,词人把“离愁”比作“不断的春水”,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春天的水流浩荡,连绵不断,让人想到词人的离愁之浓重,挥之不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