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803  42811  42817  42821  42827  42829  42833  42839  42841  42847  42853  42857  42859  42863  42869  42871  42877  42881  42883  42887  42889  42893  42895  42897  42898  42899  42901  42902  42903  42905  42907  42911  42913  42917  42919  42923  42929  42931  42937  42941  42943  42947  42953  42959  42961  42967  42971  42973  42979  42983  42989  42997  447348 

9.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HCO3、Na+、Cl、K+

   B.在1012溶液中:Na+、K+、CO32、NO3

   C.在能使Al2O3溶解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I、Cl、NO3-

试题详情

8.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Lc mol/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①(a+b)×63g      ②(a+b)×189g  ③(a+b)mol        ④[cV-]mol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试题详情

7.NO2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之一。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NH3)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则M和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A.NaNO2 、N2     B.HNO2、N2     C.NO、HNO3     D.Na3NO4、NO

试题详情

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⑥根据分散剂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A.②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33.(16分)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制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    ΔH=a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b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  ΔH=c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的ΔH= ___________  ;(与abc的函数关系)。若 △H<0,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   b.高压   c.减少CO2的浓度 

d.分离出二甲醚   e.增加CO的浓度  f.加入催化剂

⑶ 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64
0.5
0.5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______ v (填“>”、“<”或“=”)。

② 若加入CH3OH后,经8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 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2.(16分)A、B、C、D、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元素X、Y的单质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Y的用量最大。相关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X的单质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试剂1是NaOH溶液,

①X的单质与试剂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4.5克X的单质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3)若试剂1和试剂2均是稀硫酸。

①检验物质D的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                

②将物质C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某高效净水剂是由Y(OH)SO4聚合得到的。工业上以E、稀硫酸和亚硝酸钠为原料来制备Y(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题详情

31.(16分)广州市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Ⅰ计)
20-50 mg/kg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____KIO3+___KI+____H2SO4===_____K2SO4+____I2+_____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I2+2S2O===2I+S4O。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0 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mg/kg。

试题详情

30.(16分)

A.有下列八种物质①NH4Cl ②NaOH ③FeCl3 ④NaHCO3 ⑤Al ⑥CH3COOH ⑦盐酸 ⑧H2CO3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的是         (填序号)

(3)⑧溶液显酸性的方程式                     

B.常温下,将0.1mol NH4Cl和0.02mol NaOH溶于水配成1L混合溶液,

(1)溶液中共有      种不同的粒子。

(2)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1mol/L的是     ,浓度为0.02mol/L的是      

(3)物质的量之和为0.1mol的二种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两种粒子数量之和比OH多0.08mol

试题详情

23.已知某温度下,0.1mol·L-1 NaHA的强电解质溶液中,c(H+) < c(OH),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c(Na+)=c(HA)+2c(A2-)+c(OH)     B. c(H2A) + c(HA) + c(A2-) = 0.1 mol·L-1

C. c(H+c(OH)=10-14          D. c(A2) + c(OH) = c(H+) + c(H2A)

试题详情

22.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 (g)+3B (g) 2C (g)  △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下列关系图

C的           B的           混合气

浓度       乙    转化率          体总压强      

                      乙            乙

            甲                   甲  

                    甲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Ⅰ           Ⅱ         Ⅲ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C.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D.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