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二)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一)默写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诏书切峻,___________。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___________。
(六)异义词
1、九岁不行。
古义:不会行走。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晚有儿息。
古义:子女,这里指子。今义:今无此义。
4、而刘夙婴疾病。
古义:①被……缠着。②多指病重 今义:①今无此义。 ②指病。
5、逮奉圣朝。
古义:及,到达。今义:今无此义。
6、前太守臣违察臣孝廉。
古义: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今义:今无此义。
7、寻蒙国恩。
古义:随即,不久。今义:今无此义。
8、除臣洗马。
古义:任命,授职。今义:今无此义。
9、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古义:大概、或许。今义:今无此义。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谦词,私爱,或诚挚恳切或固执任用。今义:多指小。
11、臣之辛苦。
古义:指辛酸苦楚的处境。今义:指劳累的意思。
12、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古义:为谦词。今义:指动物。
[典型例题]
(五)成语
1、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形只。
2、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孤苦伶仃、举目无亲。
3、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慰问。主谓结构。源出《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形影相吊,五情愧赧。”近义成语:形单影只、孤家寡人。反义成语:门庭若市。
4、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主谓结构。源出《汉书·扬雄传上》:“恐日薄于西山。”近义成语:气息奄奄。反义成语:旭日东升。
5、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成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6、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主谓结构。源出《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7、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清表》。反义词语:老牛舐犊。
8、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联合结构。结草,古代传说记载: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近义成语:感恩图报。反义成语: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9、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左传·僖公十五年》
10、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四)古代官职
1、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做官)、点(用于口语)。
提升职务的有: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护(原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2、古代官职变动用词
①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②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如《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③擢,即由选拔而提升。课文《海瑞传》:“是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④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新职太史令与旧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
⑤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即说张衡所居官职一直未得到改任。
⑥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⑦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⑧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⑨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要注意,“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
(三)句子
①定语后置句:
1、客有吹洞箫者
2、人马烧溺死者(《赤壁之战》)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②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
③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
④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⑤状语后置句:
1、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于星火”作形容词“急”的状语,“于”相当于“比”。
2、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以,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二)词的活用:
①使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
3、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
4、足以荣汝身 (形容词)
②名词作状语:
1、乌雀南飞(向南)
2、西望夏口(向西)
3、东望武昌 (向东)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6、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8、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③名词活用作动词:
1、顺流而东也(向东进军)
2、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3、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4、谨拜表以闻。(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④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或友)
(一)一词多义:
《赤》《陈》的背诵默写极为重要,是高考的考点之一,此外这两课的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中相关文言基础知识,也是必考内容。例如:
(三)文章简析:
1、概括每段大意,说说各段之间的联系。
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开篇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八个字概括幼年时期的不幸遭遇,落笔十分凄楚。接着写“险衅”、“闵凶”的具体内容:“六月”丧父,“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然后叙述家庭的孤独单薄,叔伯兄弟,远近亲属,一概没有,只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段末点明“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暗含为了尽孝无法应诏之意。
第二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首先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再叙述多次征召的经过,段尾以“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来说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难全,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三段:述祖孙更相为命的关系,说明自己并非欲全名节而辞不赴命。本段一开始就摆出圣朝的施政纲领:“以孝治天下”,那么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顾,理应留在祖母身边,以尽孝道。又贬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最后申述不能奉诏就职的原由。祖母病情严重,生命垂危,“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这些都是实情,显得真切感人。
第四段:恳请晋武帝批准终养祖母的要求。本段换一个角度陈述理由:“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一“短”一“长”的对比,说明奉养祖母不会有碍于报效朝廷。接着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最后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誓言作结。
2、赏析语言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陈情表》明显保留了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它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用词委婉,感情真挚。
《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敏感的问题。文中用了不少婉词,比如不说“父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又用“猥以微贱”“犬马怖惧”等典雅谦恭的语言,恳切真挚的语气,多方表白自己的心迹,并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为誓,终于化解了武帝的疑心,博得了他的同情。
又如:“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2)语言骈散并用
借着排比、对偶句式整齐而和谐的节奏,反复强调语意,情感也得以加强,往往通过内容上的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来表达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通过内容的对立,突出李密无所适从的心态。“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通过“祖母”与“臣”的两情相依、相辅相成,突出了李密的拳拳孝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