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9873  429881  429887  429891  429897  429899  429903  429909  429911  429917  429923  429927  429929  429933  429939  429941  429947  429951  429953  429957  429959  429963  429965  429967  429968  429969  429971  429972  429973  429975  429977  429981  429983  429987  429989  429993  429999  430001  430007  430011  430013  430017  430023  430029  430031  430037  430041  430043  430049  430053  430059  430067  447348 

6.编后语,广播电视中亦称编后话。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议论性文字。它既可帮助受众理解报道或文稿,又可增加报道或文稿的内涵。请你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则编后语,不超过100字。(5分)

东方网上海8月18日电(记者王庆)  上海建桥学院的37个上海大学生,把安徽魏庙希望小学的37个山区孩子,接到上海的家里,体验“上海家庭的一天”。建桥学院信息技术系06微电子1班的周以嘉同学,是其中之一。她带着安徽小朋友许远去上海举世闻名的东方明珠塔游玩。玩了一会儿,她问小同学:“你想上厕所吗?”孩子点点头。孩子刚想往厕所走,小周递给孩子一枚5角钱的硬币,说“上厕所要钱的”。许远同学听了这话,没有去接那5角钱,摇了摇头,不去了。周以嘉同学浑身一震,她从来也没有注意过,5角钱对于一个山区孩子来说,就那么重要,为了省5角钱,孩子宁可不去上厕所。而这5角钱孩子不是自己省,是在帮她省。

试题详情

5.把下面六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诗逐渐成为个人抒情的领域,而文则是宣扬政教的工具。         当宋词盛极时,宋诗的议论也特别多。不管自觉不自觉,诗、词这两种艺术体裁,便明显有这种区别。

①但诗却不然,作诗是更严肃的事情。

②于是,我们又有趣地看到了“诗”“词”的分途。

③所谓“诗主言情,文主言道”,便被后世这样区分着。

④词大谈女人、爱情等等,看起来很难说是“载道”了。

⑤在词里大发的政教议论毕竟是少数,包括正统的理论家们也似乎并不要求它去“载道”。

⑥但“诗”毕竟又有《诗大序》这种权威性的理论的主宰、管辖,谁也不敢否定,而这种理论是要求诗必须为政教伦理直接服务的。

答:                                     

试题详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清醒头脑、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C.他开朗活泼,胸襟开阔,为人真诚,待人热情,谈吐幽默,真可谓锦心绣口

D. 中国代表团中最矮的小块头何可欣,年纪轻轻却早已获赞誉一片,是体操界著名的“高低杠公主”,可谓秤砣虽小压千斤了。

试题详情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演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B.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

C.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纹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D.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接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试题详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视miǎo  的sì    角jī    水流急 tuān 

B.不chì   洗shuàn  窒bǐng   绿林豪客lù

C.慰jí   静mì    侘chì    尽职守kè  

D.土pī   空guǎng   思cǔn    羽而归sh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