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0085  430093  430099  430103  430109  430111  430115  430121  430123  430129  430135  430139  430141  430145  430151  430153  430159  430163  430165  430169  430171  430175  430177  430179  430180  430181  430183  430184  430185  430187  430189  430193  430195  430199  430201  430205  430211  430213  430219  430223  430225  430229  430235  430241  430243  430249  430253  430255  430261  430265  430271  430279  447348 

15. 作者欣赏李后主、苏轼和曹操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概括。(9分)

试题详情

关于精神  李书磊

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认真追究起来,中国古典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及人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以一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

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唯其不知出处,那些文字才更显得神秘而有意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断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与空虚挥之不去。教科书里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觉”,我觉得这断语下得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却也兴致勃勃地存在着,去打仗,去婚嫁,去种去收,去生去死,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而不可收。后世的感伤文人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是李后主,一是秦少游。他们把《古诗十九首》那种无缘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世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李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秦词“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这同样美丽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印证。我们看出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像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感伤的文人对人世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然而他们不安于生命的定数又无可奈何,他们对世界有太强的欲望却只有太弱的力量,他们既不能战胜世界也不能战胜自己。这正可以说是一种孱弱和病态,这种病态对于少年人却有无法抵抗的传染性。我那时候对感伤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生命个体所秉承的趋向健康的自然机缘,我的这种感伤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对李后主和秦少游再也没有那样强烈的共鸣了。我转换了兴趣,竟喜爱起了苏东坡的达观。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也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也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表露出这样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放弃了那种“非如何不可”的悲剧感,随遇而安,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他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充盈。他知道怎样在这大不如意的人世间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的心情被后人誉为“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同样在诸种坎坷中保护了我,使我平安度过了生于人世难免的一次次危机。

然而,到了今天。我在这青春将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大惶恐。我要一直这样平庸而快乐地活下去,直到暮年。在这青春将逝的时候我突然对青春有了一种强烈的留恋,突然生出一种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强烈冲动,我不要感伤带我去唤醒那占有的欲望,不要达观但要保持那种顽强的力量。我发现我内心真正向往的乃是那种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怀,那种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也是一种感伤吗?这是英雄的感伤,这是苍凉。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屈服,但这是竭尽人力之后的屈服,这种屈服中包含着人类不可折辱的尊严。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动,我想我要记下并且记住这壮年的感动。

14. 文章中说“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句中“有毒”和“甜蜜”该怎么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分)

试题详情

13. 名句默写。(5分)

  (1)桑之未落,      。

  (2)         ,恐美人之迟暮。

  (3)        ,口如含朱丹。         ,精妙世无双。

  (4)       ,水不厌深。

试题详情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工部、虞观察、王奉常、钱宗伯、吴吏部都是用姓加官职名作人的称谓。

  B. 横云、予园、乐郊、拂水、竹亭都是张南垣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C. 张南垣是华亭人,因为移居到了秀州,所以又是秀州人。

  D. 黄一峰、吴仲圭等人都夸赞张南垣的园林艺术是深知绘画的构图和布局的。

试题详情

9. 下列各句中都是侧面描写张南垣园林建筑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①在他人为之莫能及也  ②君为人肥而短黑,性滑稽  ③华亭董宗伯玄宰、陈征君仲醇亟称之曰“……此知夫画脉者也。”  ④与人交,好谈人之善  ⑤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设  ⑥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⑦观者以此服其能矣  ⑧群公交书走币,岁无虑数十家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⑦⑧

试题详情

园林大师

张南垣名涟,南垣其字,华亭人,徙秀州,又为秀州人。少学画,好写人像,兼通山水,遂以其意垒石。故他艺不甚著,其垒石最工,在他人为之莫能及也。华亭董宗伯玄宰、陈征君仲醇亟称之曰:“江南诸山,土中戴石,黄一峰①、吴仲圭常言之,此知夫画脉者也。”群公交书走币,岁无虑数十家。君为人肥而短黑,性滑稽,好举里巷谐媟②以为抚掌之资。或陈语旧闻,反以此受人啁弄,变不顾也。与人交,好谈人之善,不择高下,能安异同。其所为园,则李工部之横云、虞观察之予园、王奉常之乐郊、钱宗伯之拂水、吴吏部之竹亭为最著。经营粉本,高下浓淡,早有成法。初立土山,树石未添,岩壑已具,随皴随改,烟云渲染,补入无痕。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设,窗棂几榻③,不事雕饰,雅合自然。君为此技既久,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每创手④之日,乱石林立,或卧或倚。君踌躇四顾,正势侧峰,横支竖理,皆默识在心,借成众手。常高坐一室,与客谈笑,呼役夫曰:“某树下某石可置某处。”日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甚至施竿结顶⑤,悬而下缒,尺寸勿爽,观者以此服其能矣。

(选自《四部丛刊•梅村家藏稿》)

[注]①黄一峰:即黄公望,元代画家,最精山水画,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②谐媟(xiè):诙谐不经的笑话。③窗棂:栏杆或窗户上的格子。几榻:泛指屋里的家具。④创手:开始动手创作。⑤施竿:指安放柱、梁、柁等工序。结顶:指为建筑物封顶。

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 好举里巷谐媟以为抚掌之资

  B. 咸能识其性情

  C. 经营粉本,高下浓淡,早有成法

  D. 君为人肥而短黑,性滑稽

试题详情

7. 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二段中“自己的外在现实”是指虚构的客观景物。

  B. 王维描写了“蛮荒无人之境”,而谢灵运表现了“泛我”。

  C. 山水诗采取超人间的方式,曲折地表达了追求情感解放的愿望。

  D. 文末“历史肺腑中的呼吸”这一短语强调指出山水诗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试题详情

6. 对“表现为对立于儒家信条的玄学义理和悦目娱耳的物质外观”的“物质外观”理解不

  当的一项是(   )

  A. 玄学义理同儒家信条互不相容。

  B. 谢灵运的山水诗体现了玄学义理。

  C. 谢灵运的山水诗体现了山水林野的悦目娱耳。

  D. 玄学义理和物质外观不相统一。

试题详情

真率性灵的山水

杨万里的山水诗更强调诗人的主观性。它不像王维那样,使自然之物成为人心境的泛我象征,而是把自然变成人。自然物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世态人情:“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将孤月报平安”、“不是百云留我住,我留白云卧闭身”……我们能在其境界中发现一种历史的必然逻辑。

我们发现:那亘古未老的山川明月,在逐步转化为人的、社会的、心灵的对象,转化为诗人“自己的外在现实”。推动这一行程的是另一行程:中国的传统统治思想儒学直接以封建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为内容,它是以人学而非神学的面目出现的社会宗教。因此,挣脱这种宗法羁绊的艺术反而要采取超人间的形式(山水诗、游仙诗)。从山水诗产生的社会心理可知:诗人们正是通过追求山水林野之美来追求独立于封建宗法规范之外的人生理想。在六朝贵族谢灵运那里,他要到蛮荒无人之境中去觅求,而表现为对立于儒家信条的玄学义理和悦目娱耳的物质外观;……在出身卑微的杨万里那里,它已和实质上淡泊的仕宦生活融而为一了,而表现为接近市井风情的人生乐趣。正像后来的李贽可以认为自然之道即是“百姓日用”、“穿衣吃饭”一样,那种独立于宗法规范之外的人生理想不必再以超人间的形式出现了,它已出现在社会之中了。山水诗回到世俗人间的过程,也就是儒学价值观在人间日常精神生活中逐渐解体的过程。

凭借自然去“穷情”,去“写性灵“,去解放人的情感,山水诗人们纵然宣称远离人间,他们吹出的纵然不是英雄的号角,而是隐者的箫笛,缠绵低回,却仍是历史肺腑中的呼吸。

5. 第一段末句中的短语“历史的必然逻辑”指的是(   )

  A. 山水诗从王维发展到杨万里,始终体现了力图挣脱封建宗法羁绊的思想追求。

  B. 山水诗采用超人间的形式,体现了力图挣脱封建宗法羁绊的思想追求。

  C. 山水诗回到世俗人间的过程是与儒学价值观在人间的日常精神生活中解体的进程相一致的。

  D. 山水诗从追求山水林野之美转向描写市井风情是与儒学价值观在人间的日常精神生活中解体的进程相一致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