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A.贾谊 B.屈原 C.诸葛亮 D.文天祥
答案:B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同时这道题还考查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解析:材料中有“招魂”“香草”“湘江”“九歌”等信息,可以推断是屈原。
5.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相同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答案:C
命题目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解析: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A项是用飞鸟徘徊起兴,来写夫妻离别;B项是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是比喻;只有C项的“子衿”和例子中的“杜康”都是借代的手法。
4.下列各句中的“相”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答案:D
命题目的:本题重点考查文言文词语在文中的用法。
解析:D项的“相”是名词,是“相貌”的意思;其他三个句子中的“相”字是副词,是“互相”或者“偏指一方”的意思。用法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出来)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通“悦”,喜爱)
B.否泰如天地(坏运气) 榆柳荫后檐(遮盖)
C.羁鸟恋旧林(束缚) 脉脉不得语(含情相视的样子)
D.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赠送) 夫唯捷径以窘步(困迫)
答案:A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普遍,平时要多积累。
解析:“词不离句”,理解词语的含义要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看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搭配的对象等而定。A项的“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其中“说”是通假字,通“脱”是“解脱”的意思。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伶俜 葳蕤 玳瑁 磐石 羁绊
B.蒲苇 窈窕 珞绎 婀娜 荫蔽
C.彷徨 迢迢 机杼 参差 流霰
D.荃草 拊掌 擢升 机杼 慷慨
答案:B
命题目的: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语言知识,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B项中的“珞绎”的“珞”应为“络”。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城隅(yú) 踟蹰(chú) 彤管(dān) 守拙(zhuō)
B.帏裳(wéi) 夙愿(sù) 苗裔(yì) 孟陬(qú)
C.骐骥(jì) 驰骋(chěnɡ) 耿介(ɡěnɡ) 幽昧(mèi)
D.徘徊(huí) 箜篌(kōnɡ) 公姥(lǎo) 结发(fà)
答案:C
命题目的: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语言知识,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A项中的“彤管”的“彤”应读为“tónɡ”;B项中的“孟陬”的“陬”字应读为“zōu”;D项中“徘徊”的“徊”字应读为“huái”;“公姥”的“姥”应读为“mǔ”。
22、话题设计
“美”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美学辞典》中有这样的解说:在日常生活中,美有两种含义。第一种,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即美有物质的感性形式,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第二种,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即把本来属于伦理学范围的对高尚行为的仰慕、敬重、追求、学习,作为观赏、赞叹的对象。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答案与解析研读]
1、C (A 饮马应为yìn,B 所向披靡应为mǐ,惭怍应为zuò) 2、B (②咎:不吉利;④遗:送,赠送;⑤老:共同到老) 3、C、(①共事,古代:一起生活;现代:一同工作。⑤作息,古代,偏义词,指工作;现代,工作和休息。⑦便利,古代:吉日;现代:方便) 4、D(A 正常语序:不与吾;B 正常语序:言何:C 正常语序:以秋) 5、D(都是疑问代词,“什么”。A 第一个,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第二个,助词,“的”。B 第一个,连词,表示动作的方式,翻译为“ 地”或不翻译;第二个,介词,在。C 第一个,通“吁”,感叹词;第二个,介词,在。) 6、B(A“风、雅、颂”是内容不是写法。(《楚辞》并非都是屈原的作品。4 应该是“ 现实主义传统”) 7、兴的写法。(1分)作用:引出后文写女主人公的生活,(1分)并且以桑树的枯黄萎落比喻婚后饱受折磨的憔悴的女主人公,十分生动形象。(1分) 8、正面集中突出刘兰芝的美丽,(1分),为下文县令、太守家向她家提亲作铺垫,(1分),充分反映了刘兰芝镇定、坚强与自尊。(1分) 9、原意是姑娘思念情人。(1分)这里用来比喻作者渴望得到有才能的人。(2分) 10、远离尘嚣、宁静祥和、富有生机的田园生活景象。(1分,只答“ 田园生活景象”不给分)。诗人以这样的生活与官场生活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厌恶官场(1分)、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1分) 11、秋雨成涝,田地荒废;官府横征暴敛,酷吏苛刻狠毒;天灾人祸逼得农民卖儿卖女水深火热。 12、苛政猛于虎。 13、这两句诗表现了“老父”不得不连续卖女纳租的悲惨遭遇和他的无比悲愤的心情;由老父似乎很欣慰地说出“明年不怕催租苦”更带悲剧性和冷嘲性,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另外,这两句诗出乎意料之外,在于情理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按作品的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 风”、“ 雅”、“颂”三类。“风”即“国风”,是各国的民歌(土乐),共"’( 篇,大多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畿乐歌。“ 颂”是朝廷祭祀鬼神、赞美功德的乐歌舞歌,乐调较舒缓。 15、D(A 轻:轻装 B 拔:攻克 C 忤视:正视) 16、D(因:介词,“趁机”。A 乃:副词,“才”/副词,“竟然”。B 者:助词,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的人”.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C 以:介词,用,拿. 连词,表原因。) 17、C(A①说明韦睿的“ 孝”;②王懂、杜恽有盛名。B①慈爱,仁慈爱人。多指上对下或父母对子女的爱怜,“故旧”并不属此,况且此句侧重写韦睿的疏财。D②是写韦睿的第三子韦棱。) 18、D(A 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比起王懂、杜恽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 B“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用心教育孩子们”不是“ 深受梁武帝敬重”的原因。“ 仍用心教育孩子们”应为“ 仍督促孩子们读书学习”。C、一来应是韦睿上表请求辞官,梁武帝颁发嘉奖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二来文中没有“ 敢于质疑经典的要义”的内容,原文只是说为儿子解释经史中的疑难要义。) 19、(1)与憕、恽相比,你自己认为怎么样?(2)朝廷授给我这符节,不是用它来作装饰的。(3)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 20、 略。(注意句式和修辞) 21、(4分)我国人工造林量居世界首位。(评分标准:“我国”“人工”“造林量”“ 居世界首位”四个要点各占1分。) 22、[写作指导]这是个人人有感受、有话说的话题,但是要写出了文章,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打开思路,写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东西。比如家乡风物之美:景物美、风俗美、小吃美、服饰美等;身边人物之美:互助友爱、奋发向上、扶危济困、攻坚破难等品格。其次是以小见大,用小题材做大文章。“ 美”是抽象概念,要把它物化、具体化。一丛花草自在娇艳,展现缤纷色彩之美;一树绿叶苍翠欲滴,展现生命活力之美;一个笑靥亲切热情,展现友爱之美;一双大手温暖有力,展现互助之美等等。再者就是文体求新。讲寓言故事,给人思索回味;写一则广告,传达美的信息;编一篇解说词,介绍美神雕像---断臂的维纳斯,告知人们“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写一个诊断书,诊断患“美丑不辨症”的人的病因及疗法等。强化以上几点,不难写出妙文来。
[作文例文]
浅谈宋词的美
大概和“灯下看美人,比白日更美三分”的感觉异曲同工吧,我喜欢和着淅淅沥沥的雨声读宋词。我觉得宋词的美---无论是含蓄的美、纤柔的美、多情的美,还是热烈的美、豪放的美、悲壮的美---在这穿越时空、亘古不变的雨声中能得到更完美的诠释。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句往往不如意味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骋,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者、知词者才能领会得来。
宋词分两派---豪放和婉约,因而词中的情大抵也分两种:抵御外侮、忧国忧民之情与山水风月、伤春怀人之情。前者振奋人心,慷慨激昂;后者朦胧浪漫,悱恻缠绵。两种不同风格的美丽构成了绝妙的宋词。
在歌舞升平的北宋盛世,苏轼的“ 大江东去”已开豪放词之先河,贺铸过剑客气宇,“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为豪放派词路披荆斩棘。靖康变起,南宋偏安,一批爱国将领和主战朝臣,在风雷激荡的斗争中引吭高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然而,词中虽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有“弓两石,剑三尺,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的大将,却没有一个能促使皇帝下定决心抵抗到底收复失地的忠臣。纵然“ 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到头来仍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豪放词中最多的,便是这种报国无门的失意与无奈,其拳拳赤诚让人怆然涕下。豪放词是壮美的,更是凄美的。每读辛弃疾、戴复古、文天祥等人的词,我的心总是很沉重。这哪里是词,分明是一声声震破苍穹的呐喊,一句句誓死报国的誓言!只可惜“ 为子死孝,为臣死节,死又何妨”的豪情撑不起风雨飘摇的南宋。当历代豪华一去不返,词人的背影渐行渐远的时候,这些如高天长风般不衰不朽的词作流传至今,向人们讲述一个屈辱王朝的“词史”。
我崇敬豪放词中的凛然正气,钦佩那百折不回的英雄气概,但我却承受了不豪放词的沧桑重荷。于是我将眼光移向了婉约派,移向宋词中另一处祥和的美景,那里的天是 “碧云天”,地是“黄叶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那里有长袖舞姬“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有守望的佳人“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有多情词人“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连那写给朋友的信笺也因“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使得“ 红笺为无色……”
读婉约词的同时,我的思想是放松的,心情是平静的。但易安居士却是让我心碎的词人。她作品中那种凄凉的美常使我泪水涟涟,“人比黄花瘦”的痴心,“ 却上心头”的深情,“寻寻觅觅”的愁苦,字字句句皆是泣血而成,读之怎不教人心酸!
婉约词是柔美的,艳而不娇,华而不俗,情深而不造作,意重而不赘人。虽无“ 渡江天马南来”的威武,却有“ 疑是湖中别有天”的诗情;虽无“ 谈笑洗尽古今愁”的豪迈,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画意。这就使宋词在除铿锵韵律之外又添了几分悠扬婉转。
这就是宋词的美丽,美在词人满腔爱国热血,美在词儿脉脉儿女情长。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使伴雨读词的我幸运地有了一种实在的寄托,并拥有与词人间只可意会的亲切。
词的美丽是永恒的,正像亿万斯年动听如初的雨声。
[点评]角度好、材料多、语言靓是这篇文章的出众缘由。
小作者很聪明。以中国诗歌瑰宝---宋词为背景,将豪放派的壮美与婉约派的柔美作为品评角度,挖掘美的内涵,这样借助中华文化积淀的厚重,使自己的文章有了分量。小作者很用功。全文二十多处的恰当引用,足见对宋词有较深的研究和感悟,让读者陶醉其中,含英咀华,也显示出自身的功底和用心。小作者也很有才气。结构文章周密严谨,首尾意境呼应。文笔优美流畅,遣词造句自如潇洒。如评说豪放派“ 振奋人心,慷慨激昂”,“是一声声震破苍穹的呐喊,一句句誓死报国的誓言”;评说婉约词“ 艳而不娇,华而不俗,情深而不造作,意重而不赘人”等都精辟中的,令人击节称道。
附文段翻译: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侍奉继母因为孝顺而闻名。当时韦睿的妻兄王憕、姨弟杜恽,在乡里都有很大的名声,他的伯父韦祖征对韦睿说:“ 与&、恽相比,你自己认为怎么样?”韦睿谦逊不敢回答。祖征说:“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该超过他们,而且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
立太子后,韦睿担任太子右卫率,并出任辅国将军。天监四年,梁军北伐,梁武帝下诏让韦睿统领各路军马。韦睿派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打北魏的小岘城,未能攻下。韦睿在围城的营寨巡视时,发现魏城中忽然有数百人走了出来,在城外列阵。韦睿想攻打他们,各位将领都说:“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才能够向他们进攻。”韦睿说:“不能这样。北魏城中共二千多人,关闭城门坚守,完全能够自保。现在这些人无故走出城外,他们一定是骁勇的将士,如果能挫败他们,这城池就自然可以攻下。“众将仍然犹豫不决,韦睿指着自己的符节说:”朝廷授给我这符节,不是用它来作装饰的,我的军法,是不可违抗的。“于是向魏军发起进攻,将士们都拚死作战,魏军果然败阵而逃,韦睿趁势急攻,到第二天晚上把小岘城攻了下来。
韦睿对老朋友,毫不吝惜,年龄七十以上的士大夫,韦睿大多让他们担任假板县令,因此乡里人都很思念他。天监十五年,韦睿上表请求辞官,梁武帝颁发嘉奖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天监十七年,征召他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不久赐给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韦睿在朝廷中,为人温顺恭谨,从不与人对视,梁武帝非常敬重他。韦睿本性慈爱,抚养成了孤儿的侄子,待他胜于自己的儿子。他将历来任官所得的俸禄和赏物,都分给了亲戚朋友,家里没有多余财物。后来被任为护军,在家里闲暇无事,他仰慕万石、陆贾的为人,于是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墙上独自欣赏。当时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有空的时候还督促儿子们读书学习。他的第三子韦棱,尤其通晓五经史籍,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博识广闻。每当韦睿坐着的时候,韦棱就要他解说经书,韦睿对疑难要义的阐释,韦棱往往比不上。梁武帝当时正一心礼佛,全国也都迅速跟从,形成风气。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
21、给下面一则新闻加标题。(不超过15 字)(3分)
国家林业局昨天发布消息说,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6.55﹪,森林面积达到23.8亿亩,人工林保存面积超过7亿亩,占世界人工林总量的26﹪,居世界之首。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82.2﹪亿人次,完成义务植树,398.4亿株,造林质量和成活率不断提高。全社会关注林业,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潮不断高涨。
20、揣摩下面句子的修辞和句式,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