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A 解析:A项“具体而微”指各部分大体具备而规模较小。A项想表达“具体”的意思。B项“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C项“莫衷一是”指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D项“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3.A 解析:①空应是从具体到抽象,②空应是从质地到香味。
2.C 解析:A项“廖”应为“寥”,B项“漂”应为“飘”,D项“柔”应为“揉”。
(二)9.反复使用“轻轻的”表现出诗人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只想悄悄地与她惜别。这里诗人的感情是温柔细腻的,诗歌节奏是舒缓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10.作者热爱康桥的优美宁静,并深深沉浸其中,不忍打扰。让“悄悄”作“别离的笙箫”,看似不合理,却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与依恋。
11.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
12.DE 解析:诗中没有排比的修辞,故D项错;E项中“化动为静”说法不妥当,应是“化静为动”。
课后检测
(一)6.诗中的“姑娘”,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又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7.诗句的重叠和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8.诗人只轻巧地把“逢着”改为“飘过”,使得诗歌在基本的重复之外又略有变化,让人联想全诗,更加感到诗人情感的表达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14.(2009浙江宁波高三期末,6)我们在诗歌学习中接触到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在下面名词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
橘子洲 浔阳江 天姥山 洞庭湖 长亭 兰亭
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的云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希望”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以添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16.教师节到了,请拟写一条手机短信发给你的老师,以表达你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要求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类文欣赏
沙扬娜拉
--致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赏析:这首诗写于1924年5月。诗的开头,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那一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帖地重叠在一起,诗人把日本女性那种特有的温柔和羞怯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得化不开。“蜜甜的忧愁”应当是全诗的诗眼,看似矛盾的写法,使感情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不言之中!
我们知道,徐志摩一生的终极追求就是美,既缥缈又遥不可及。在物欲横流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所竖立起来的高墙将人们隔离开了,这与诗人所追求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现实的世界中不可能尽善尽美,诗人借用日本女性温柔的这一形象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衡。
轻松练笔
《再别康桥》抒写了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自由的天性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汇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现在你已升入了理想的高中,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也写一个片段,对给你三年教诲之恩的母校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吧!
答案
2 诗两首
课前预习
1.pánɡ huánɡ pǐ xìnɡ chì chù sù zǎo
2.(1)寂静,空旷 (2)走走停停的样子 (3)坍塌,破败 (4)灿烂多彩 (5)摇摆,表示对诗人的欢迎
3.(1)雨巷诗人 《我的记忆》 (2)新月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4.(1)作别西天的云彩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独自彷徨在悠长 一个丁香一样的
5.描绘了夕阳、金柳、柔波、康河里的水草、榆阴下的一潭。这首诗主要抒发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课堂巩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综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D.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正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听、说、读、写这些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要求,应该说是具体而微的。
B.送来的十几种方案,大多四平八稳,没有创意,只有一种还差强人意。
C.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而对之的解释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日本舆论一直担心奥巴马当选会对日美同盟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朝鲜问题上,日方担心奥巴马将一意孤行,完全不考虑日本的利益。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